中平二年夏,天子刘宏任命皇甫嵩为左中朗将,携韩诩、曹操两校人马及三万禁军精锐,火速驰援颍川。沿途各州郡均受皇甫嵩节制,不得有误。
在地处荣阳的官道上,烟尘滚滚,遥遥往去,在遥远的地平线,一群黑点由远而近。待到近前,就如一条曲折蜿蜒的黑龙,直到远处天际的尽头。隆隆的马碲声,带起大片的烟尘,遮天蔽日。
清晨的阳光和煦的笼罩四野,拗黑的戳戬等兵器,在阳光的反射中,不时散发出刺眼的寒芒。
微眯着眼睛,瞧着东方的太阳底下几骑快速的靠近。
“希律律~~”一阵马匹嘶鸣,在这近万铁骑的轰鸣中几不可闻。几个斥候翻身下马。
“报告将军,前方二十里就是荣阳,荣阳太守问将军可要休整。”
皇甫嵩挥了挥手道:“如今军情紧急,无须理会,道路可曾打探清楚了?”
“已经打探清楚了,前方十里处有处叉道,左手边通往中牟,右手边便是长社方向。属下已经派人往前方探路去了。”斥候在地上大声的喊道。这不用喊的话,还真听不到。
“继续打探,官道两旁二十里内都要打探清楚,多派出些斥候。”皇甫嵩沉声道。
“喏~~”几个斥候立马翻身上马,又朝着来路疾驰而去,几个呼吸间,便消失在原野的尽头。
几人骑在马上,站立在官道的一旁,看着气势雄伟的骑兵从身边疾驰而过。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偏过头来,皇甫嵩朝韩诩与曹操看了一眼道:“两位对这一战怎么看?”
这是有心要考校一番二人了。
韩诩笑了笑道:“孟德兄怎么看?”
“不外乎奇袭、骚扰、设伏,而如今我们急着驰援长社,步兵早就被我们远远的抛在后面,这设伏就行不通了。而骚扰的话,贼兵二十几万人马,所起的效果也有限,目前也就剩下奇袭了。然如此大规模的骑兵出动,对方又不是瞎子。那长社附近肯定是斥候遍布,这奇袭嘛还得好好思量一番。”曹操皱着眉头分析道。
皇甫嵩不置可否,又把目光看向韩诩。
“孟德兄分析的不错,但如今贼兵近三十万人,每天所消耗的粮草那可是个天文数字,这些粮草从那来?还不都是从四周搜刮而来的。但长社这附近一带肯定也支撑不了多久。长社已经支撑了这么久,你们说贼兵会这么办?若是我们再能探查到贼兵粮草的窝藏地点,那。。。”韩诩却指出了贼兵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缺粮。要知道黄巾贼可没有所谓的后勤,他们是走到那抢到那。这里抢完吃完,又去找寻下一处目的地,如此循环。
皇甫嵩眼睛一亮,随即道:“两位说的都有几分道理,不过目前我们必须先解决长社之围。韩诩、曹操二人听令。”
韩诩和曹操二人精神一震,在马上拱手道:“末将在。”
“着尔等二人带本校人马为先锋,分别朝长社左右两侧,把外围的斥候的落单的贼兵清理干净。然后自己寻找战机,配合本将牵制贼兵主力,给予朱老将军喘气之讥。不得有误。”
“喏~~”两人轰然应声道。
当下两人返回本部,各带本部兵马脱离大部队,朝着各自的目的地进发。
。。。。。。
中牟与长社相距一百多里,两城互为依托,中牟县令陈宫站立在城头,眉头深锁的望着外面的贼兵出神。此时中牟的情况与长社也没什么两样。不过相比较而言,此时黄巾贼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长社那边,谁让朱擕的名气那么大呢,毕竟你是东汉名将啊,陈宫只不过是一个文弱书生。
中牟只不过是一个小县城,兵不过两千,城墙也算不上高大,但硬是在这个文弱书生的指挥下,使大汉的龙旗不倒。使人震惊,让人难以相信。
此时是难得的休息时刻,刚刚才经历过一番厮杀,许多兵士正在抓紧时间修补破损的城墙,箭跺。城中青壮年百姓都到城头帮忙,有的则帮着受伤的军士包扎伤口。
站在高高的城墙上,极目远眺,陈宫自己心里也不知道还能撑多久,朝廷的援兵迟迟不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按理应该早到了啊。摇了摇头。
“咚~咚~”
沉重的战鼓声又响起,如死神的召唤,在中牟的上空飘荡。
陈宫收回遥远的思绪,望了眼城下缓缓推进的贼兵,强行压下心中纷乱的思绪,大声喊道:“准备迎敌。”城墙上的士卒各就各位,或三个一伙,或五个一组,相互之间列成阵势。三人一伙的是两个拿着盾牌,一人拿长枪。五人的又是三盾,一刀、一枪。众人各按阵势,紧守碍口。
城墙上的民夫则烧水的烧水,有些则在城中四处寻找一切可用的物质。一些青壮年则拿起自己的农具,纷纷赶上城头,一旦哪里被冲开缺口,他们就会顶上。因为他们都知道,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人,附近所有的城镇,贼兵一过,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