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平分秋色(1 / 2)

谋图三国 尙言 2440 字 2017-06-15

韩诩站立在一侧,脸色如常,既无惊慌,也不见欢喜。

蔡邕瞟了一眼不露半分神色的韩诩,心底对此子不由又看高了几分。

此前一直毫无存在感的郑称只是却笑道:“来,我们一起看看,子厚是否又给大家带来惊喜。”此言一出,许多士子脸色一沉,你郑称什么意思,怎么胳膊往外拐,好歹你也是出自名门之后,怎么pigu坐歪了都不知道?

言罢,郑称喜滋滋的拿起韩诩所写的赋文,只是粗粗的扫了一眼,眼神就再也离不开了。

只见布帛上写道:

“中平二年春,诩与袁本初较技于西园,得见颦公主,因慕其貌,念其神,特作赋于此。。。”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此赋与袁绍所作之赋又是不同,袁绍此赋乃是少时有弘农神童之称的杨修所作。其赋重形,把一个女子的外貌描写的活灵活现。

而韩诩此篇正是曹植所写的《洛神赋》,自己稍加修改而成,此篇可以说是更加注重其神。主要以抽象的描写其个中神态,让人浮想连连。

而在一旁的刘颦听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这前两句的时候,便嘴唇微张,惊呼出口,急忙以手掌轻捂,不至于失声。待到全赋听完,刘颦已经眼神迷离,脸上已经娇红欲滴。心里直问道:“我真有他说的这么好吗。”心里是又惊又喜,感觉甜蜜无比,双眼朦胧的望着近在尺止的少年郎,只希望这一刻永远的停留在此,直到时光的尽头。

真说起来,肯定是曹植的《洛神赋》更胜一筹,只是,此时少了气氛的烘托,再加上韩诩的一些修改,比之原作少了几分意味。而且杨修此赋也确实出众。因此一时倒也不好分出胜负。

然在蔡邕等大儒心中,韩诩此赋肯定要胜上半筹。儒家本就重其神而轻其形,只是此时韩诩已胜一场,此时若再胜出,这第三局也就不用比了。但若是判韩诩输,这话实在是说不出口。郑称几次张口欲说,最后还是一叹,摇了摇头道:“伯喈兄,还是你来吧。”显然他最后还是忍住了,毕竟他也是士族啊。

蔡邕苦笑着摇了摇头,沉吟片刻道:“此局双方所作之赋都非常出彩,邕与几位一时也难分出高下,此局以和计,如何?”

闻听此言,袁绍是即松了一口气,又失望无比。当下脸神一暗道:“绍、无异议。”

“子厚,你呢?”

“诩、同意。”

蔡邕松了口气道:“善!”接着又道:“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三场比试了,尔等二人可须休息片刻?”

此时已是中午,普通的百姓倒是早晚两餐,没有午餐一说。但是如坐在高台上的众人自是两说。刘宏看了看天色,便招呼道:“先休息会,吃点糕点。”

陛下开口,众人自无异议,当下自有宫女把酒水糕点摆上。袁绍则是坐回自己族叔那一桌,而韩诩倒一时不知往那坐好,扫了眼众人的席位,这台上可都是一群糟老头子,还真不好与他们厮混在一起。

刘颦见韩诩在台中有些尴尬的样子,低下身子在弟弟刘协耳边轻声嘀咕了几句。刘协不一会便跑到韩诩面前,大声说道:“姐姐让我叫你过去,她还说,不要告诉你是她让我来叫你的。”

刘颦听得此言真是恨不得钻到台底下去,没想到弟弟什么都说出来了。

韩诩也是一愣,见刘颦双脸通红,此时正偷偷瞟了自己一眼,见自己正望这她,吓得立马又收回眼神。那惊慌失触的眼神,着实让人心动,韩诩心底一愣,莫不是公主对自己有那意思?

刘协说话的声音可不小,高台上的人基本上都听到了。天子刘宏也是一愣,见到韩诩的囧状,笑着朝韩诩招了招手道:“即使皇儿叫你,那你就过来一起吧。”

韩诩愣了愣,他也不懂这到底合适不,但想到反正是天子叫自己过去的,应该没事,要是自己不去,那岂不是抗旨?当下谢过刘宏之后,便也惦着脸皮坐了过去。

虽说与天子坐在一起压力蛮大的,但也还不至于让韩诩进退失据。王美人夹了一块胡饼放到韩诩的面前说道:“这是蒸胡饼,中间有羊肉葱白造的馅,以豉汁、芝麻和盐熬熟,非常美味。”

韩诩脸色难得一红,低声道谢。刘颦在一旁则闷声不说话,尔而偷偷的看韩诩一眼,便又低垂着头。刘宏今天心情很好,本来以为韩诩会输,没想到现在还有一场没比,韩诩就已经稳赢不输了。当下哈哈大笑道:“我看中的人才,果然不错,没白费我的心思。”接着又低声道:“最后一场有把握没?”

韩诩没想到,平时高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