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通,只能半点摸索,才能与他们正常交流。
他也终于发现,汉乐府诗歌,配上汉代的语种平仄,的确是优美押韵,与上现代语言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郭奕也是第一次明白为什么中原能够几千年如一日的在分裂中回到统一,为什么各地语言如此不通的人们却能众志成城的抵抗外族侵略。
因为汉字。
它作为维系中华民族文化的纽带,让我们成为多民族统一的国家也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他缓缓运笔,临摹着当代书法大家钟繇的字迹,虽全身贯注,却还是写不出他那一笔一划的神韵来。
下笔时总是犹豫太多,字迹虽已至工整,但半点未得其遒劲有力的笔风。
郭奕抹了抹头上的汗渍,有一两滴,滴在“天下为公”的“公”上,想起百年后王羲之父子砚池练字的故事,自己却好逸恶劳的,不由觉得惭愧。
“小彘,今天的字练的不错,可休息片刻。”
小彘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就成了郭奕的乳名,郭奕再三反对都没有用,好在家里人不这么叫他,只有外人才这样叫。
何况说话的人还是被称为“清秀通雅”’被曹操称为“吾之张良”的荀彧。
郭奕虽心里怨念深重,但还是执弟子礼,长作一揖。
他们却不知道。
兖州,出事了。
这是郭奕来到这里面对的第一场战争,从这章起,剧情开始迈入主线部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