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正在将码头上的物资驮运到别处,他向远处望去,只见营帐绵延起伏,一眼看不到头,又有许多旗帜迎风招展,看上十分壮观。
顺着河流向南看去,隐隐约约看见下游数里外有一座城池,想来就是悬瓠城了,城外影影绰绰似乎有许多光秃秃的树干。
年轻人见状有些疑惑:“咦?怎么城外有树林?不是说独脚铜人把城外的树都砍了么?”
“嘿嘿,其中自有蹊跷。”面带伤疤的船夫笑道,“你猜猜看。”
“我不知道。”
“傻瓜,那不是树,是投石机!”
“会投石头的鸡?”
。。。。。。
中军大帐,丞相、蜀王尉迟惇正召集众将议事,官军如今已把悬瓠团团围住,接下来就要攻城,争取早日收复悬瓠,将豫州局势稳定下来。
自大象二年以来,悬瓠就一直战火纷飞,周军和隋军围绕这座河南要地,爆发了多次血战,去年隋国灭亡,悬瓠得以休养一年,而现在,又要打仗了。
悬瓠城防情况对于尉迟惇所率领的周军来说并不陌生,这些年来为了攻破悬瓠,周军将领都在绞尽脑汁想办法,所以此次再度攻打悬瓠,只要从历次战事里吸取经验教训即可。
速攻,谁都想做到,但安州军敢据守悬瓠,想来准备充分,所以心急是不行的,那么为了尽量减少己方伤亡,就得精心准备,尽可能削弱城防。
首先做的是笼城,在悬瓠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立大寨,相互之间挖数重壕沟相连,将悬瓠关在一个笼子里,避免小股敌军精锐或骑兵突围。
东、南、西三个大寨,还承担着阻截敌军援兵的重任,不但驻扎着士兵,还有骑兵在外围巡弋,在己方全力攻城时,提防敌军援兵偷袭。
南寨位于悬瓠汝水下游,除了防备敌军从地面突围,还要设水门防备城中敌军泅水偷袭或者出逃,同样,位于悬瓠汝水上游的北寨,也得防御对方泅水偷袭。
北寨是中军所在,也是粮草、各类物资的转运码头,将北面经水路运来的大量辎重卸下,输送到其他营寨,支撑大军的作战行动。
盘踞悬瓠的安州军,已将城外树木砍伐一空,所以官军立寨、打造战具的木材需要从汝水上游运来,这倒不是问题,问题是投石机除了抛射轰天雷,还要抛射石块。
悬瓠城郊已经没有什么大石头,所以投石机所用石块也得从上游州郡运来。
官军兵力雄厚,又与西进的亳州军汇合,兵力不下十二万,所以分成四个大寨也不怕被悬瓠敌军单点突破,那么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攻城策略。
策略之一,是用水攻。
在汝水流经悬瓠,在悬瓠下游筑坝,回水灌城,筑坝需要数日时间,与此同时,在水坝合拢之前,可以先用投石机破坏悬瓠城墙。
投石机装有轮子,水位上涨便可以后撤,在官军南寨附近筑坝成功后,将悬瓠泡上十几日甚至一个月,让夯土城墙根基不稳,随后再用投石机昼夜攻打,可以较为轻松的攻破悬瓠城墙。
策略二,地道攻城,挖掘地道进抵悬瓠城墙下,埋好轰天雷,来个“升棺发财”。
这一策略需要排水,就是将环绕悬瓠的汝水左右汊之一截断、排干河水,然后地面上用各类战具攻城,与此同时派人挖掘地道向悬瓠城逼近。
对方必然防备己方地道攻城,所以围绕地道的攻防定会造成不少伤亡,如果地道攻城行不通,那就直接强攻,只要能拿下悬瓠,人员伤亡大些也无所谓。
这两个策略相互间有冲突,所以需要择一而定,尉迟惇打算兵临悬瓠城下、现场查勘城防情况之后再做决定,而现在他绕悬瓠走了一圈后,发现情况和想象中的不同。
此时之悬瓠,已非往日之悬瓠。
隋国灭亡,历经多年战乱的悬瓠城于去年重新修葺,重点是修补城墙,当时主持修葺工程的官员后来赴京任职,此次尉迟惇将其带来参谋攻城策略,结果发现现在的悬瓠城已经大变样。
去年官府修补悬瓠城墙时,原本东、南、西三个主门的破败瓮城已经拆除,还没来得及重建,因为暂时没有必要,所以悬瓠城大体上和许多州城一般,形状如同矩形,而现在却变了个样子。
每一个城门前多了个土垒,高度与城墙差不多,将城门挡在垒后,类似于瓮城的作用,避免敌军直接攻击城门。
而较为平直的城墙前,也多了这样的土垒,东南西北每一面城墙都有数个土垒屏蔽在前,初一看上去类似马面,但仔细一看却有不同。
马面,是城墙外凸的一段城墙,方方正正,三面接敌,守军在马面上可向左右两侧射箭,射杀搭梯攀爬平直段城墙的敌人。
如今悬瓠城墙外的土垒其功能似乎和马面类似,但却是尖垒,向外一侧是垒尖,不知有何用意。
尉迟惇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