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形势大乱,知道自己报仇雪恨恢复楚国的大好时机终于到了。于是他贴出招贤榜意思是本人求贤若渴,只要你有真才实学,我不计较你的出身学历之类的保你衣食无忧等等。其实他以招门客为幌子,暗地里积聚起一帮人也准备造反大干一场。
范增也报了名,他在项梁跟前控诉秦朝对他的迫害,又把一路亲眼见到的天下苍生的苦难,倒豆子般说个不停,说着说着,眼泪哗哗流下来。
”先生你莫伤心,想那秦朝的气数也该尽了!如今各地纷纷起义宣布独立,你我正好趁势揭竿而起,共图大业。“他见范老先生饱读诗书谈吐不凡,变让他当了项府管家,出征之时更是拜为军师,对他是言听计从,甚为器重。
项梁打章邯时,他就警告过他:”主公,章邯不是泛泛之辈,你要有个完全之策不可轻敌。“但连战连捷的项梁正在春风得意之时,竟把这金子一般宝贵的忠告忘了个干干净净,结果没多久便一命呜呼。项羽掌控军权候真正认识到了范增的价值,又因范老先生从小教他文化知识,自己平时虽不怎么听话但人心都是肉长的,日久生情,遽拜他为军师兼亚父。从此,项羽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辉煌灿烂的传奇。
(5)
项梁死后,王离的边防军也参加了“剿匪”战斗。他把附近的赵国首都巨鹿城(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围了个水泄不通。章邯是个谨慎的人。他没有乘胜追击楚军,深怕在情况不清不明的时候贸然冲杀过去会遭遇埋伏,正巧王离送来了一封书信,意识是你领兵北上,咱们一鼓作气先把赵国摆平了。虽然这赵国在义军离排不上号,大有杀鸡焉用牛刀意思,但先拿软柿子捏捏,也可起到杀鸡给猴看的效果,二来合兵一处威力大增,待休养生息之后对义军来个各个击破,大事可成。
于是,秦军主力边防军二十万、章邯军二十万集中在巨鹿城周围,杀声震天,战鼓齐鸣,把个里面的赵王吓得哭爹喊娘尿了裤子。好在赵国丞相赵耳擅长忽悠,此时东奔西走正在到处搬救兵。各大造反势力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赵国完了,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自己。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大家赶快行动起来,别等得花儿也谢了。还有更为重要的是,上一代六国正是由于各自为阵互不帮衬,才让秦国有了逐个收拾各个击破的机会,让秦始皇成就了天下一统的美梦,完成了千古霸业。眼下大家纷纷行动起来,派出大军参与营救行动。
最先赶到的是赵国大将陈余,他赶来的路上还兴冲冲的,以为只是秦军一支分支而已最多几万人马。他立功心切马不停蹄一路赶来,很迫切想等救援成功以后坐下来好好与赵王讨价还价。但等他赶到阵前一看才傻眼了:巨鹿城周围人山人海,密不透风。啊,好几十万人啊!再一瞧自己这边的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才可怜的几万人马,连对方的零头都不到,这仗可怎么打啊?他被吓得赶紧退兵三十里,眼巴巴看着其他义军赶来······
接着赶来的是丞相儿子张敖,一听老父召唤怎敢怠慢,急忙带了万把人一蹦一跳跑过来,结果远远瞧见敌军数量惊人,早已没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有多远滚多远。
燕国也象征性地派出臧荼带领大军南下。临行前燕王特地交代:“此次作战,自家性命事小,一定不能矮人半截要打出我国威风,打出风格。结果臧荼经过实地考察,觉得燕王的话虽然能鼓舞士气,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果然不负众望风格尽显——赶紧退下、观察、等待。
陆陆续续来的义军都是如此。大家你推我让,没有一个愿意冲锋在前。诸侯联军作壁上观,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赵国丞相张耳急了,已丞相的身份命令陈余先动手。陈余是赵国大将,丞相的命令不能不听。他象征性地派了5000兵马,结果犹如泥牛入海,泡都没冒一下就完蛋了。
(6)
章邯与王离布阵形势如下:王离军20万人马继续包围巨鹿城,章邯军自己守在王离军后面建立甬道为其运送粮草,二来万一有义军前来骚扰,他也就不客气了。众诸侯联军各自为阵肯定死路一条,但真正联合起来并不容易,主要有三难:第一,没有一个真正地一把手实行统一调度指挥;第二,大家都想保存实力,谁也不想首先冲上去当炮灰,人人都想缩在别人屁股后面捡皮夹子。第三难,各诸侯势力有大有小、有强有弱,难以有效分配作战任务。如果大家拈轻怕重瞻前怕后裹足不前,只怕就会错过大好时机铸成大错。尽管如此,但谁也没有开溜,因为一怕丢了面子更重要的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彼此心照不宣都明白。时值寒冬季节,又下过好几场大雨,这么干耗着实在吃不消。
而楚军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停留着,待遇还算不错,有吃有喝,但寒冷却也受不了,他们都是南方人。期间,宋义大搞宴席,吃喝玩乐,在安阳一停就是46天。项羽本来对宋义的阴谋诡计还将信将疑,眼见这副天塌下来也心安理得的样子,怒从心起举起宝剑就把他剁了。
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