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晨厮杀到如今太阳即将落山,萧弘天的人马已经到了淮江口,只要过了淮江口,前方一马平川,自己将火速奔赴金陵,只要自己一到金陵,陆青的一切努力,都将付之东流。
四面忽然传来了鼓声和喊杀声,可以隐隐的听见喊的是:“杀了萧弘天。”
左贤王那搓带领着五千人的马队欢呼着:“活捉战王,封千里草原。”
萧弘天仰头望了望天,太阳快要落山了,但是它的余晖却还是那么的刺眼。
“咋们还有多少人?”
“回战王,还有四十八人。”
萧弘天勒着吗,慢慢的转头,看着这满是是血的四十八个人,忽然又想起了项羽,当初项羽身边只有二十八人,如今自己也不过四十八个人,或者说项羽的命运就是自己的命运,于是朗声道:“自起兵以来,身经数十战,所向披靡,从未有败过。今日,我亡了,但是我依然是,天下无敌的战王。”
“万岁。”
“万岁。”
此刻一名亲卫走上前来,递过一杯酒,看着萧弘天一饮而尽,然后行礼道:“战王,天下需要你,所以你不能死。”
“你错了,每个人都会死。”
“但是我们不想你死。”说着,萧弘天感觉天昏地暗,然后闭上了眼睛。
亲卫们围成一团,将萧弘天的衣服褪下,穿到了一位身穿最像他的人身上,然后看书挖坑,用一根麦杆插入他的嘴中,然后将他埋了起来。
“战王,臣等无能,只有这个法子,希望你能活下去。”
一个时辰之后,敌军像一群蚂蚁,从四面八方渐渐围了过来,谁也不敢冲在最前面,只是紧紧挤在一起,保持着作战的队形,一步步向前挪动,一点点地缩小包围圈。
金盔金甲的战王大喝一声:“拼了吧。”他挺着长枪,直冲向前,身后的四十余骑也呐喊着,双方厮杀在了一起,顿时刀光血影,尸横遍地。可是敌军太多了,像杀不完的蚂蚁,密密麻麻,向着战王这边涌了过来。
一个个的亲卫倒下了,战死了,他们拼命的保护着他。
左贤王骑马上前,淡淡地说道:“那就是战王萧弘天?”
“是的,那是战王的金盔金甲,你看他的亲卫,拼命的保护他,他肯定是战王。”
战王已经身负重伤,血透衣衫,脸上,身上,全身刀痕,随着最后一名亲卫的阵亡,不可一世的战王萧弘天也力竭而亡。
当他倒下的一瞬间,这些草原蛮族不顾一切的冲了过去,开始抢夺这具尸体,因为这意味着千里草原的封地。
“什么?萧弘天死了?”这样的结局让陆青兴奋不已,“尸体呢?”
左贤王道:“在外面,不过,已经被扯的不成样子了。”
陆青管不了那么多,快速朝着账外奔去,看着几个草原人手里,每一个人都捧着一块肢体:头颅,躯干,胳膊,大腿。已经不成人样了,根本分不清楚。
但是当他看着他身侧的那个香囊的时候,他确定了,此人就是萧弘天,因为这个香囊,跟着他经历了数十次大战,它从来没有一日离开过他。
“来人,装殓好战王的尸身,我等一起返回金陵,快马回报金陵,此次大战,战王身中埋伏,力战而亡,举国上下,同悲。”
大晋洪武元年,陆青于金陵城外紫金山巅,祭天登基,国号晋,年号洪武。
次日,尊萧弘天为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武皇帝,葬于晋孝陵。
洪武二年三月,陆青以“谋不轨”罪诛杀宰相陈度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中丞等数人,五月,以伙同陈度谋不轨罪,处死开国功臣,侯爵六人,伯爵十七人。后又以陈度私通前朝魏国后裔,追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两万余人。
时值五月,春末夏至,天气开始变的炎热。
一株斑驳的老树下,一堆村民围着一个书生,聚精会神地听他说话。
那书生约莫二十五六岁左右,身材修长,但是脸色苍白,像染病容,穿着一件青衣长山,风一吹,长衫贴紧身子,摇摇欲坠般,好似要被风吹走了一样。
“却说诸葛亮身旁不过两千老弱残兵,司马懿十五万大军顷刻间直奔西城而来,跑之晚矣,留之则要被捉,身边之人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诸葛亮不慌不忙,吩咐道,中门大开,该扫地的扫地,该放牛的放牛,他则带上一张瑶琴,拿着一只羽扇,巍坐于城门之上,尽情的弹奏。司马懿见此情景说:诸葛亮平生警惕,从不冒险,必有埋伏,心乱则音躁,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听诸葛亮弹琴,如观其肺腑也,我能为诸葛亮知音,不胜荣幸,遂传令,后队改前队,兵退北山。”
“砰”一声响起,“想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析。”
方才,这书生说的是一忠臣良相空城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