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字和腰牌(1 / 2)

天云行 望云楼 3587 字 2017-06-09

叶小七是一个简单的人。

都说人如其名,叶小七这名字就已经足够简单了。

叶小七不是叶小七的本名,大师父二师父的说法,叶小七约莫是姓叶的,身上不知如何纹了一个“晓”字,再约莫应该是“叶晓”什么的,至于到底这个什么是什么,大师父二师父还就真不知道了。

当然叫叶晓也是不差的,只能说这父母起名有些简单随性,别人家的孩子或许叫王晓英、赵晓雄、李晓豪、陈晓杰,到了叶晓这,总感觉后面少了点什么。

好在大师父二师父有的是办法,据说叶小七在师门中排行老七,所以叫着叫着就成了叶小七。排行一二三四五六的,叶小七也没见过,但就这么着,叶小七的名字在无形中被大师父二师父给补齐了。

叶晓,姓叶名晓,字小七。

叶小七可是没这胆量夸两位师父一句,你们这也是够随性的。

之所以后来是小不是晓,一来是那时候叶小七真小,二来小字的笔画不是少很多来着么。

名字如此简单随性,叶小七倒也真希望自己过的简单随性一些。

可惜这事一开始便出了些偏差,自打叶小七记事起,就没有见过自己那简单随性的父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就出了偏差,就算叶小七依旧是个简单随性的人,但这以后的路可是一点也不简单随性。

包括现在叶小七现在脚下的这条。

草径斜斜,没入深山,夕阳的余晖映着落霞,一匹瘦马拉着一辆简简单单的马车,有一步没一步的往前慢慢挪着,叶小七坐在马车里,想着今晚看来又要露宿野外了。

搁下马鞭,叶小七随手拎起一只酒葫芦,浅浅的喝了一口,好不惬意,毕竟这一路闲暇的时光可算不得多。

漠北的刀,新秋的酒,是北地最出名的特产,漠北刀千金难买,新秋酒万金难求。漠北刀作为大舜国的管制刀具,武官三品以上才有资格佩戴,因为太过好用,黑市上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等闲的人连个刀柄都未必买的起。不过叶晓这一路走来,也收集了一捆又一捆。

再好的刀,一旦成了捆,也就变成了累赘,所以那一捆又一捆的漠北刀早已躺在了某个当铺的角落里。

而现在叶晓不嫌多的,自然是手中的酒,新秋酒,一口神仙醉。

北地极寒,一年中只有六七月份的日头稍长,气温稍高,这便是北地的秋,一年一次,剩下的时节都是冰天雪地,过不完的隆冬,而春夏只在书中,所以每年的秋天,便是北地最热闹的时节。

新秋酒就是在这样的气候下的特殊产物,出了北地凉京,没了这样的气候,没了凉京的地气,任是酒酿技术再高,也酿不出入口神仙醉的新秋。

大舜凉京新秋楼,就是仗着一份新秋的秘方,传承千余年。一年份的新秋,万两黄金一坛,一年只有一百坛。凉京里的达官贵人,为了能在每年秋季弄到一坛一年份的新秋,打破头撕破脸的事儿可是真没少见。

五年份的新秋,不外卖,那是御酒。大舜国皇室好酒,尤以新秋为最,这五年份的新秋,皇帝让你喝你才能喝,不让你喝,你要是沾了一滴,那就是逾矩,是要杀头掉脑袋的。

每五年十坛五年份的新秋入宫,都是大事,要太子亲迎,宫中祝酒要专门撰写祝酒辞,而皇帝还会封赏新秋楼,明珠十斛,黄金十万两。

而叶小七现在随意装在酒葫芦里的新秋,应该都是十年份的。

叶小七不是皇亲国戚,也没得腰缠万贯,能喝到十年份的新秋,都是因为一块腰牌,一块二师父留给叶小七的腰牌。

叶小七两世为人,这是见过最有面子的腰牌。

新秋楼大掌柜姚老头,入宫不禁,见皇不跪,却在见着叶小七的腰牌后,乖乖的奉上了十坛新秋,十年份的,而且还自作主张的奉上了一辆鎏金幻彩,并配上了六匹大燕骏马。

这鎏金幻彩是西域马车中的头牌,车身镶金,缀有不计其数的明珠彩钻,估价黄金万两,再配上六匹大燕马,估价也是万两黄金,而这些都仅仅是酒的添头而已。

不过坐着这么一辆马车出行,怎么都感觉跟公主出嫁一般,叶小七百般推辞不过,只好牵着马车,当着姚老头的面,施施然走进了当街店面最大的奉乾当铺,换来了一沓金票,一张当票。

当票上写着,破旧马车一辆,瘦弱老马六匹,作价黄金两万两,当月可赎。

当铺的老朝奉真是写顺了手,前两句想都没想就写出了,直到看到姚老头一张绿脸才觉着事情不大对,幸亏当铺的掌柜眼疾手快抢下了笔,才有了后两句的不伦不类,姚老头的脸这才绿的轻了些。

出了门,叶小七花了三两银子买了辆乌木马车,这马车坐着嫌硌,躺着嫌小,唯一的好处就是结实,当然还有便宜。然后叶小七七拐八拐入了凉京一个不知名的深巷,买了五十个馒头,十个馒头八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