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卅五章 迎战金兵(1 / 2)

耶律大石在一旁听了也是许多感触,转念一想,萧普贤女总比李处温强,当即行礼道:“皇后,容臣说一句,大行皇帝身为太祖子孙,在国家社稷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挽救大辽江山危亡,实为我们所有契丹人的骄傲,无愧于列祖列宗。皇后如今贵为一国之母,论理应当继承大行皇帝遗志,与臣等共保国家基业才是。效法当年淳钦太后和承天太后,以太后名义临朝称制,我们南京上下都会遵从太后之命尽力辅佐,如此,也无愧于陛下当日对臣等的提携和信任。”萧干听了无不振奋,也行礼:“重德之言甚是,恳请太后主持大局。”这一来左企弓、虞仲文等纷纷附和,萧普贤女无法辩驳也只得答应,并准备改元德兴。

萧干这才转过脸道:“李太尉,你可有什么话要说?”李处温心里暗恼:“当初我拉拢了他出面,想不到今日他会当着面给我难堪,这个奚人真是两面三刀的小人!我倒小看他了,竟然抬出辽国祖制来让这个女人搅局!”当即一本正经地道:“哪里,臣当初拥戴陛下就决心已定,如今有皇后出面力撑危局……也是理所应当,皇后、不,太后总理朝政,定能使我大辽转危为安,老臣没有话说。”萧干道:“那么,太后,如今首要大事就是设法解决北面来犯的金兵,臣有意让重德继续领兵抗敌,恳请太后旨意。”大石见萧干终于将话题转到此事,当即跪着向前两步道:“恳请太后恩准臣领兵抗敌。”萧普贤女微微点头:“如今我在宫里唯有先处理大行皇帝之事,这些军机事务就拜托萧大王、李太尉、重德你们斟酌办理吧,唉,我实在累了,如此你们也都回吧,我只想一个人安静得陪陪他。”

萧干等行礼后慢慢退出来,大石在他身边道:“多谢萧大王,耶律大石准备连夜出发。”萧干拉着大石衣袖道:“兄弟且慢——”大石回头:“大王还有什么要嘱咐?”萧干望着李处温父子的背影走在前面,凑上低声道:“你我手中虽然有些兵马,但还有一部分城内新组建的汉军和渤海军在他手里,兄弟你看出来了吧,他分明有意阻挠大行皇帝遗愿,更不想让太后临朝主政,我们不能不做些考虑。”

大石听了一时有些疑惑:“怎地眼下都在计较这些不相干的事情,难道看不出大辽已经危在旦夕吗?”当即摆手道:“大王考虑的是,但耶律大石眼下只想保住南京,其它的事,大王在城中保护太后,就有劳大王安排处置了。”说完行礼告退。看着耶律大石一个人急匆匆奔出去,萧干立在空空的寝殿前,轻声叹道:“耶律大石,本王是有心与你一同挽救社稷危难,望你不要辜负我的一番好意,若是人人都各存一心,贪慕名利,岂能保住这大辽残存一隅。”

大石火急火燎地奔出宫门,牵来那匹红马,直扑节度使治所。大石往城西北走,远远望见卢龙坊街道上,萧达鲁策马来回眺望,叫道:“重德你回来了,兵马都在清晋门外集结完毕。”大石深吸一口气,拉动缰绳:“走!准备出发!”赶到城门外,约有一万辽兵整装待命,大石勒马,望着辽兵旌旗战马盔甲在四周火光下闪着寒光,见耶律松山骑一匹黑马出城来。大石接过松山递过的三尖两刃刀,回头道:“松山,你留下助他们守城,其余人听令,出发。”

松山急忙叫道:“兄长且慢,我愿意出去杀敌,守城有萧大王足够!”大石挥手令辽兵出发,回头笑道:“我知兄弟英勇,但此刻不要意气用事,对付贼虏非同儿戏……”松山挺着铁脊长矛,黑马的蹄子踏起阵阵沙尘,看着辽兵渐渐走远,大石也策马要跟上。松山舞动长矛,两腿一夹,黑马也跟了上去。忽然身后传来一声道:“都统,等等……”

大石和松山回头勒马,远远一小队人马从城门出来,为首一将举着长柄瓜锤,松山指着道:“似乎是萧斡里剌……”大石道:“萧兄弟怎地这会儿跟来?”萧斡里剌道:“耶律兄,在下求得大王同意,领了二百亲随跟都统前去破敌。”大石有些诧异,忖道:“萧干若同意他来的话,为什么才给他二百人?未免有些小器,萧干不像这样的人啊,难道是他私自带人出城?”大石道:“萧兄弟的心意大石领了,可是南京城里也需要兄弟维持局面,还是留在城内吧。”

萧斡里剌将瓜锤一拄,在马背拱手行礼道:“都统且听我一言,眼下金兵势力已经远胜我大辽,如果我们不全力以赴,不是萧斡里剌言语不中听,恐怕这南京城也会不保,这个时候稍有见识之人都应该大家一起为国效命,怎能困守在城中?恳请都统成全我。”大石听了这番话感动不已,伸出右手道:“萧兄弟见识不凡,今日起,耶律大石情愿与你兄弟相称,为大辽存亡,大家共同进退。”萧斡里剌也伸出手一握道:“萧斡里剌如果还能够活着回来,愿意永远追随都统,此生绝无二志!”大石紧紧握着他手,看上去有些诧异。

这时,松山也凑过来搭上一手:“萧兄说得好,算我一个!”跟着萧达鲁、萧遏鲁纷纷过来一起伸出右手紧紧握在一起:“我等都愿永远追随都统,兴我大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大石望着几位生死弟兄,一一看过去,眼眶顿时有些湿润,强忍激动心情:“你们……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