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感慨万千(1 / 2)

耶律大石朝他躬身行礼:“令李兄弟受苦,吾之罪也,请受我一拜。”李天晟一呆,慌忙扶起大石:“这——耶律兄不必如此,在下、在下不过当是在这大辽皇城的衙门里小住几日罢了,你这是……快快请起。”将大石扶起来,见他双手奉上包袱,正是自己当日忘记在风云阁的,心里一阵悸动,一直重复着一个念头:“他——他竟然是辽国皇室子孙!他——当日在南城到底是为什么呢?”

李天晟这几日待在囚室,按理说汉人入到里面没什么人可以毫发无损的出来,可李天晟除了受几个看守偶尔骂上几句外,竟然当真无人碰他!显然那个萧达鲁确实借兵马大元帅萧奉先之名特意嘱咐过,而且他是单独关押一处。那一日,李天晟进去之后就在琢磨,这个耶律大石显然颇为神秘,而他却说仅仅是辽国朝廷新册封的林牙而已。但他,居然有胆对萧奉先这样的人直言讥刺。李天晟嘴上虽然故作不知,可心中着实惊讶!萧奉先,在辽国谁不知道这个人呢,他乃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兼北院枢密使!多少年前,李天晟跟着父亲李继武在辽国四处奔走的时候,萧奉先替刚即位的天祚帝除去前朝奸臣耶律乙辛那会儿,萧奉先这个名字就让他父亲印象深刻,并且让小小年纪的他也牢牢记住了,要不是萧奉先,他和父亲又怎会流离失所以至于到辽东呢!如今十年过去,可以说,李天晟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接近这个人!没想到来到上京城中,一下就见到萧奉先的儿子。而且,他居然对自己有些印象似的,该如何更进一步呢?眼下这个耶律大石对萧奉先如此无礼,莫非他对萧奉先有什么恩怨?

李天晟的脑子里这些天一直都在乱无头绪的翻滚着,一时间好像大漠秋季的凉风,吹着这些念头如旷野的秋草一般此起彼伏。每到夜里睡着的时候,听着外面的呼啸,李天晟辗转反侧。好容易捱到了第十日,如今一出来就见到耶律大石带着亲切的笑意,还突然向自己致歉,李天晟一时倒有些意外。

李天晟接过自己的包袱背上,两人缓步朝皇城城门走去。大石说起这几日皇帝接待西夏、回鹘使臣的情形。李天晟听到萧奉先这两日代表天祚帝在为使臣离京之事忙碌,心下默然不语琢磨着该如何计划……

大石忽然道:“李兄弟在上京可有落脚的地方?”李天晟顿了一顿,道:“耶律兄,那日我们见到的人可是萧奉先萧大帅的公子,耶律兄要在朝廷做事,怕是不大容易啊。”大石有些诧异:“唔,不错,李兄弟怎么忽然说起这些?”李天晟道:“不瞒耶律兄,这几****在里面也时常听见一些人议论,萧大帅权倾朝野,结党营私,大辽面临女真人进犯,可先前萧奉先的那位兄弟,明明一败涂地却给他求情,陛下竟然不予追究,而且逼反了耶律章奴,还有渤海辽东数个州府,不怕冒犯耶律兄,我看大辽的处境——哎……”说着连连摇头。

大石望着他沉吟片刻,惨然一笑:“李兄弟之言确实不差。不过,陛下已经命耶律阿息保为东面行署都统领兵征讨渤海贼子,他是我大辽宿将,假以时日,应当可以平息祸乱,只可恨我身为太祖子孙,眼看江山社稷岌岌可危,我却只有守在笔墨纸砚中间!这几日一直都陪着入贡使臣们,满朝文武都还以为我大辽仍受那些番邦敬重,还是堂堂天朝上国,歌舞升平,酒足饭饱,就连陛下也……唉,着实可恨可叹啊!这些话,我没有对旁人说起,但对李兄弟,大石敬你是患难朋友,因此不必隐瞒。”

李天晟听了不禁望着他,心中也颇感叹,一时没有说什么。远处义节寺早上的钟声忽然传来,这几日李天晟在六院司的监房中对这暮鼓晨钟已经颇有感触,今日出来后在义节寺外的秋风萧瑟下听到,忽然别有一番滋味。

大石见他有些发愣,不免笑起来:“唔,李兄弟是外人,自然不明白个中情由,我也不应勉强的。”李天晟微微一忖:“家园故国之情,谁能不明白呢?只不过我眼下是身在异乡。”听他接着说:“李兄弟如果不弃,就请随我上义节寺吧,让大石略表心意。”李天晟停了停,扭头望了一眼义节寺的方向:“耶律兄不必这样,我……还是,另有计较……”大石拉着他,脸色微微一变:“哪里话,若这样你分明就是见外了。”李天晟摆手道:“不、非也,我不是……其实小弟在上京还有一些事要处理,待我办完之后再行叨扰也不迟。”大石见他说得郑重,笑了笑,点头道:“既然这样,那也好。我也许还会在京城耽搁十余日,你若办完事情,有空就来义节寺找我。或者你不方便进入皇城,可到风云阁去给我留一封书信,自会有人来通知我。”李天晟一怔:“哦,莫非耶律兄你很快会离开上京?”大石点头:“嗯,我也许要去南京寻一位旧识,若有朝一日李兄弟能到南京,你我应当可以再聚。”李天晟见他神色凝重,心道:“他似乎有自己的打算……”于是微微点头,两人在皇城大顺门前道别。

李天晟独自一人回到南城。走在街衢坊间,四处张望,一切还是十日之前一样。城内颇有些店面,街上人来人往,一时忍不住回头望了耶律大石一眼,见他的背影缓缓往北而去,四周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