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气,急忙向内廷报捷。
然而到了晚上,三位幕僚携手来见雍王,陈述厉害。雍王听完,浑身顿时冷汗淋漓。
宁王叛军一方大败,必然要想办法挽回败势重振士气。既然正面无法战胜朝廷大军,那必然只能从后方搞点名堂,此时一直隐而未现的玄策军必然会有所行动!
玄策军最好的目标,只有大军屯粮所在琅琊城!
“王爷,此非高兴之时。玄策军大军必将来袭,还请早作准备!”最后三位幕僚异口同声道。
而随着时间推移,三位幕僚所预料之事也慢慢变为现实。
越来越多的叛军斥候开始在琅琊城附近出现,甚至还发现小队叛军游骑攻打劫掠附近村庄。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毅然选择先力保粮道不乱,以供应前方主力大军为要。加大兵力护送粮食,渤海王和阳谷王两位皇子,也被雍王派出去亲自护送粮队。
两位皇子王爷开始还不大愿意,毕竟堂堂皇子,居然干护送粮食的小差事,有点拿不出手不是?
雍王板起脸就是一通大道理扣下来:父皇多年养育之恩,如今国家有难我等身为人子自当舍身相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前方将士饿着肚子怎么打胜仗?粮食乃是重中之重,决不能有半点闪失,你们二人怎可如此不知轻重?!
板着脸一顿呵斥,把两个弟弟喷地抱头鼠窜,恨不能在护粮战线上以死来报皇恩浩荡。
渐渐紧张的局势,迫得雍王越发辛劳。他日日操劳至深夜,想方设法把每一个兵卒利用起来,一面要紧守城池,一面要派更多兵卒护送粮道。同时,雍王也在心里天天盼着朝廷第二支精兵援军能够早日到来。
在这种情况下,雍王能舍弃自身安危毅然选择先保护大军粮道通畅,确实可谓勇毅果断。
然而他盼望已久的朝廷援军,却迟迟未能到来。
炎夏朝立国万年,对于兵事向来慎重。就目前的战局来看,第二支兵马恐怕不会如雍王期盼那样短时间内到来。一来统兵将领不好选择,有黄薄临阵倒戈前车之鉴,朝廷必然会慎重再择军帅。二来粮草调动和兵马调动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三者若是再调禁军南下支援,就将导致帝都临澜城兵力不足,恐有不测之乱。
援军迟迟不来,城外敌军探子越来越多,雍王越等越急,求援的急报是一封一封向临澜城送,然而转眼一个多月过去,还是半点回音也听不到。
这天封霄云正当值,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甚是紧急的敲钟声!这是有敌来袭!
四面城门随即关闭,城内百姓惊慌地逃回家中紧闭家门。城内兵卒立即有条不紊拿起兵器,在各自将官带领下冲上城墙。
片刻后,雍王一身精甲,在众侍卫团团拱卫下亲自登上城头,准备亲临城头以鼓舞士气,挡住这次叛军攻城,争取打一个漂亮的大胜仗。
这场面当然也少不了七公主,她同样一身戎装穿着那身深紫龙皮甲,赶来城头跃跃欲试准备参战。
雍王板着脸鼓舞完一圈士气,结果就正看到他的好七妹在舞弄手中宝剑,一脸期盼地盯着城外。
“胡闹!你来干什么?!马上跟我下去!”雍王恼怒道。
七公主连他爹炎夏国皇帝的面子都敢不给,哪里会给这位四哥面子,仍然兴高采烈道:“四哥,今天我要大杀四方,建功立业。”
还别说,七公主这一身英武气质配合手中明晃晃的宝剑,真有几分沙场大将的味道。
雍王爷脸一黑,对身边侍卫道:“还不把公主殿下请下去!”
众侍卫久在皇家根下混,哪个不知道七公主的厉害,唯唯诺诺就是没一个敢真请的,纷纷拿眼目视封霄云。
兄弟,咱们里边就你跟七公主最熟。据说当日你连他师父黄瑾黄大貂珰都敢打,这回兄弟几个全靠你了!
没奈何,封霄云只好硬着头皮来请七公主下城墙。
七公主毕竟曾跟封霄云合作侦察敌情近两月,对他与众人自然有些不同,只是依然不肯返回城内。
“待会儿我要向王爷请命杀出城门。”封霄云急中生智,对着七公主轻轻说道。
七公主闻弦而知雅意,调皮地冲着封霄云一眨眼睛,居然真的转身下了城墙。
旁边雍王此刻才深切感到自己当日拍板决定把封霄云纳入麾下,这一举动真是英明无比。
琅琊城外,突然间阵阵黄沙从天地交接处腾起,一支精锐兵卒忽而涌现出来,开始快速向着城池方向赶来。城墙上所有人的表情渐渐凝重起来。
待走近时,忽然有将校来报:“禀王爷,这支兵马打的是‘单’字大旗!”
雍王一听顿时大喜,双手激动地攥紧城墙。
片刻后,城下一骑脱离大队,单独向着城墙冲来。“王爷,单雄飞幸不辱命,已带来精贵勇猛族兵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