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雨夜窥探(1 / 2)

古墓探险记 沐旖 2498 字 2017-06-07

我直接站了起来,“刘麟?大齐皇太子刘麟?”惊讶之色不用说了,更多的是一种怀疑。

“正是。”刘麟笑了笑,看着我脸上的质疑,更像是在看京剧的变脸一样精彩。

我上下打量他一番,在手机网页输入‘刘豫之子刘麟’。一秒后,百科信息便出现在了,“可这《金史》上明明记载着:刘麟生年不详,死于正隆二年。享年六十四岁,金国海陵王修改封爵等级时,将刘麟改为息国公。刘麟曾是金国重臣,死后朝廷一定会有人来验明正身,史官才会将其计入在册。再者,宋末距离近九百年,你怎么可能活这么长的时间呢?”

刘麟从书架上抽出另一本线装书,脸上的笑容也慢慢褪去,“因为死去的人并不是真的刘麟!”

“你说死的不是你?”我皱起眉头,“你在领兵与金国一同抗击南宋时,年纪已经不小了。金国的那些使臣们肯定也见过你很多次,怎么会没有人分辨出真假呢?”

“他长得与我十分想象,就算是我父亲刘豫,也终究没认出来。”刘豫盯着手上的线装书,“百科应该是这样说的吧!绍兴四年九月,刘麟率军侵犯南宋。十一月南宋宋高宗与下诏讨伐刘豫军,列举刘豫罪恶,南宋士气大振,渡江与刘豫军决战。同年十二月,岳飞率部在庐州大破金军,金军退兵,派使者告知刘麟,刘麟丢掉辎重连夜逃走,以至于丧尽民心。”

我点了点头,刘麟继续说道:“我虽然是以父亲的功勋补任将士郎,可也因在任期间业绩良好,屡次升迁至承务郎。也就是说明我并非是蠢货,连夜逃亡的结果不是猜不到。身为齐国太子,尽失民心的结果我也很清楚,所以......”

“那不是你!”我的疑惑倒也打消了一些,“尽失民心的太子是坐不稳皇位的,所以逃亡对你来说比死更要耻辱。那么,你又是何时跟假的你对换了身份的?又为什么能活到现在呢?”

刘麟将书递给了我,“都是在绍兴三年(1133),我从SX回来之后发生的......”

绍兴三年四月初,刘麟率留守七军从汴京郊外返回京都。前来迎接太子归国的是个名叫徐济的外臣,在正史上连名字都不曾留下。徐济在朝与刘麟政见时有不同,两人常有争执。

刘麟跟随徐济回朝,献上自己从墓中所获的珠宝玉器。刘豫大喜,留下刘麟在宫里摆下宴席庆祝。刘麟虽不想留下,可碍于刘豫颜面,并没有直接拒绝,“父皇,开战在即,军饷尚未筹集。宴会庆喜,待儿臣大胜归来,再与普天同庆岂不更好?”

刘豫虽未开口,可已经面露不悦之色。徐济上前一步,“殿下一心为齐,实乃大齐之福。可殿下却不知,为庆殿下平安归来,陛下已经许久未饮酒食肉,只为省出银两为儿接风洗尘。父心如此,殿下怎忍推脱?”

徐济话一出,刘麟便也无推脱可说,只能接下这场接风宴,“那儿臣叩谢圣恩!”刘麟起身后,刘豫便带着刘麟前往了宴会大殿。殿内奢侈,比起宋朝皇宫也不遑多让。宫婢行大礼,刘豫独坐龙椅之上,刘麟坐在左手第一位。徐济、张忠、皇子府留守七军统领全部到齐,歌舞便随之开始。

一番酒宴之后,刘豫借不胜酒力先行离开。刘豫一走,大雨倾盆而下。众人品酒论雨,一时之间也是忘了外界的纷扰未平。七军统领因敬重刘麟,多番敬酒。刘麟的酒盅很快便空了,四处找宫婢上酒时,正好看到徐济悄然离席的身影。

心下不安,刘麟单独追寻徐济,却在刘豫寝殿东侧看到了徐济入室的身影。刘麟绕过殿堂,冒着大雨走到窗下。探头一看,房内二人正是刘豫与徐济。

只得听得徐济一言,“......如今,十三军人人皆向着太子,已无人记得皇上之命。皇上,长期以往,臣怕那些人会怂恿殿下逼宫。”

刘豫怒拍木案,“他敢!他是我儿,我给予他命,给予他权。只要有我一天,麟永远都要屈居于我身下。太子又如何,不过是为我所驱使的臣子之一。朕高兴便赏他点东西,朕不高兴,废了他也不过是一纸时间罢了。”

“皇上切不可行此举。”徐济惶恐地跪在刘豫面前,“如今大齐兵权紧握在太子之手,倘若皇上现在下旨废太子,一易落人口舌,二易激怒太子。太子如今尽得民心,皇上此刻废了太子不但收不回兵权,反会被太子率军围宫逼宫,那岂不是得不偿失?”

刘豫听完,脸上的怒气转为了凝重,“朕难道要看着太子势力强于朕吗?朕一心想要收复南宋,以为敌只在外,未曾想到敌还囊括了子与亲......”

“太子未必有逼宫之念,只是势力过大,未免会让人产生不安。”徐济连忙献计,“只要削弱了太子兵权与权势,那么便无法对皇上构成威胁。皇上,臣有一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卿请讲。”刘豫虚扶起徐济,怒气也尽数消散。

徐济连忙上前,脸上奸佞之色尽显,“臣昨日读史,读至始皇帝生平。据《奇闻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