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三话 武经复刻本(1 / 2)

铁剑伏魔 鱼子浚 3806 字 2017-06-10

这样又过了快半个月的时间,期间云铁一直跟随着司徒剑涛学习“铸剑”的技艺。司徒剑涛传授的技艺非常特别,不借助外部工具和外力,纯粹是利用自身的修为来锻造兵器。

普通的刀剑作坊会使用“火”来加热铁块使其软化,再用沉重的铁锤来锻打铁块使兵器成型。但是司徒剑涛教授给秦骧的却不是这样,“火”是由铸剑者自身的“火灵术”凝练出来,而“锻打”则纯粹是用一对肉拳来完成。如此一来,不仅磨练了“火灵术”的修为,对于提升肉身力量也很有帮助。

当然,墨门对于“火灵术”的分类比其他门派更为细致,除了“初、中、高、极”四阶的分类之外,每一阶还有“文火、中火、高火、旺火”四个火候的分别,如此总共有十六级的“火候”。云铁在夜以继日的勤学苦练之下,不负其望地从“初阶文火”一路提升到了“高阶中火”的品阶,假以时日,高阶以下的十二级火候就可以全数掌握。只是想要练成“极阶”火灵术短期内还是困难重重,云铁仍然缺乏实战的磨练。

这半个月里,云铁在司徒剑涛的指导下将“刚度有余而韧性不足”的炼白铁,以及“韧性有余而刚度不足”的龙须钢完美地揉和在一起,锻造成了一把宽一指宽、三尺的长剑,再用能够增幅五灵术威力的象牙玉镶嵌在剑锋上,打造成一把堪比“两东域名器谱”中“中上品”的兵器,云铁为之取名“铁灵”,成为他身边除了“铁云”之外的另一把剑。

“两东域名器谱”中罗列的兵器,除了风城剑派的“天绝”剑、墨门的名剑“墨无争”和太极宫的“道生两仪”剑属于最高端的“极品”,其余排名前二十的剑都属于“上品”,而拓拔离授予慕容师的“玄阙”剑就属于“中上品”。云铁这把自铸的“铁灵”剑其品质也足以跻身“名器谱”的前三十。

不过对于“溟骨”的利用,前人留下来的资料极少,所以司徒剑涛纵然守着这么一块奇珍异宝,倒也不敢贸然处置,这半个月来除了指导云铁修行、铸剑,就是对着这块矿石发呆。

“火灵术”的修行遇到瓶颈之后,云铁倒也不急着继续提升,而是返回了天怒峰的山洞中,想在洞中的石壁上找些线索,看看前辈高人有没有留下什么突破之法。不过逛了一圈之后,云铁就感觉非常失望,以他目前的修为,山洞石壁上留下的东西对他的帮助并不大,倒是可以作为弟子们的修行参照。

因此他回山庄叫上几名弟子,将山洞内的图画、文字尽数拓印下来,由云桦整理成册,作为这些年轻弟子的修行材料;而云铁又重新回到天怒峰,开始寻找《云德武经》复刻本的下落。

云炎离开云德山庄时留书给云铁,告诉他复刻本就在后山天怒峰,云铁细细想来,这复刻本应该就埋在山洞之中,只是不知道具体在哪个位置而已。他利用“鹰视”的能力细致地搜寻了山洞地面的没一个角落,终于在他原来找到“黑冬瓜”的那个地方找到了蛛丝马迹。

顺着这点蛛丝马迹,云铁终于将这本《云德武经》的复刻本挖了出来,只是这复刻本与原本的规模相比,小了不止一星半点。原本的武经摞起来有一人多高,而这本复刻本只有一尺厚,里面记录的功法也是经过了进一步的甄选,作为云德山庄重新崛起的资本。

“东方武技,以气、技见长;西方武技,以体、意见长。我山庄前辈先人曾欲取两家之长,创不世之功法,然终无一人成功。今以山庄数百年之积蓄,著成《武经》流传后辈传人,以此为资,勤思苦练,期可融会贯通,振耀山庄……”这是写在《总纲》上的一段话,云铁心中了然。

“原来山庄前辈搜集东西方的武学不仅仅是为了找到克制魔族的办法,还有想将东西方的武学融于一体、开创绝世武学的想法!”云铁心中暗道,“不过单单‘真意’的修炼就极度困难,想将体、气、技、意四者融于一体,除非是修成了真仙,凡人根本不可能!”云铁经历过“伏魔真意”的修行,又修炼过云清子的《天元真法》,深知这其中的艰难。

云铁略过了前几页的总纲,仔细地查看了一下功法的条目。这本复刻本中将功法归为了五类,除了前面所说的《气》《技》《体》《意》,还有《秘》一类。“秘”即是“秘术”,如云德山庄的先祖流传下来的十二门“祈祝秘术”就属于此类。不过与炦木罕(即云炦)一战,云铁感觉对方施展的“逆转星辰秘术”应该是“气技体意”四类基础功法中两者或两者以上的结合。

不过云铁暂时还没有兴趣去修炼“秘术”,与慕容师再会之约还有不到十天的时间,他此时迫切想学习的还是五灵术。自从修炼《天元真法》开辟了体内五个“隐星位”小丹田后,云铁已经掌握了极阶雷灵术、高阶火灵术和中阶的风灵术,至于水灵术和土灵术仍是空白,他想利用这十天的时间打下一下基础,故而寻找到这《云德武经》的复刻本,想从其中找找合适的功法修炼。

五灵术属于“练气”的范畴,所以云铁翻找的是《气》这一类功法。令他失望的是,里面虽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