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玉湖宫(2 / 3)

李云成连连道谢,递上了岳中道的书信,说道:“这本是岳老前辈写给尊师的,现在……只能给你了。”

那姑娘将信放入怀中,微笑道:“湖上木桩是师父布下的奇门遁甲阵,不能从上面过的。你跟我踏着荷叶走吧。”

“踏着荷叶?”李云成轻声道:“可我不会武功……”

那姑娘看了他一眼,说道:“那我划船过来接你。”说着,轻踏荷叶而起,十分轻然的朝湖心而去,姿势甚是优美。

李云成心道:“这姑娘模样恐不到二十岁,武功竟然如此了得。她信笺没有看,便是信任于我,好生单纯……”

不一会儿,那姑娘摇曳着船只到了湖畔。李云成将瑶儿扶上了船,朝着姑娘连连道谢。那姑娘微微一笑,脸颊酒窝显露,清纯可人。

小船缓缓朝湖心驶去,周围山景倒映湖中,青翠碧蓝,秀色可餐。小岛沉浸在平静的湖中,犹如娴静娟秀的少女。清风拂过,柳条荡漾水中,像是少女梳妆画眉,轻盈淌淌。

上了小岛,是一片翠绿色的林子,茂密葱郁,柔和的阳光从林子的缝隙中穿出,映着一条弯曲的石梯小路。石梯小路从里延伸至外,格外的清新、宁谧。

李云成扶着瑶儿跟在那姑娘的身后,看着她窈窕俏丽的身影,迷人得紧,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你叫李云成?”那姑娘忽然问道。

李云成回过神来,赶紧“嗯”了一声。

那姑娘笑道:“我叫林如静。你是北剑门的弟子么?”

“不是的,”李云成回道。

远看小岛不大,可进了林子中,左右尽是宽阔茂密的树林,小道参差不齐的穿插其中,犹如迷宫一般。穿过树林,又是一道石林。林如静说道:“师父在世的时候不想外人打扰,便在这里布下了石阵,你紧跟着我就好了。”

李云成允诺,扶着瑶儿跟随在林如静的身后。但见她步伐轻盈,巧妙的穿梭石林中,偶尔回头,一颦一笑平素无华,是世间少有的清纯女子。

过了石阵,忽见一道短回廊,回廊并不长,是石头拼砌而成,周围的藤蔓缠绕而上,布满了整个回廊顶端。藤蔓的枝叶修齐平整,是有人长期打理的样儿。

穿过回廊,便是一座小阁屋,阁屋上方用楷体写有“忆师居”三个字,时间有些久了,字体棱角已经变形开裂了。李云成心道:“想来是白霖素前辈写的……以对师父的思念来命名,足见司马岚在其弟子心中是举足轻重的。”

阁屋的四周种着很多青竹,碧波盈盈,翠绿撩人。在阁屋的前缘有一块花圃,里面万紫千红,花开鲜艳,似乎老远都能闻到阵阵馨香。

进了阁屋,屋里明亮敞开,摆设精巧、整齐,两排藤椅左右侍立。桌上摆有茶具,从痕迹上看,似乎以前也曾有人来过……或许是来求医治病之人。

李云成不经意间抬头看到堂屋正前方的挂像,年代虽久,却能看得清晰,那画上人物握剑而侍,两鬓髯须清逸,一身长衫飘动,英姿飒爽……模样儿像极了自己。

林如静见李云成看着画像出神,微笑道:“和你很像吧,这是我师父的师父。以前师父在世的时候,常常对着画像发呆,若不是时间长了,还真以为你是画中人呢。”

李云成尴尬一笑,说道:“天下之大,没想到自己竟能与先贤容貌如此相像,真是万分的荣幸。”

林如静微笑着,示意李云成将瑶儿放下。她看着瑶儿这身上的脓疮,不由得皱了下眉,伸出按住了瑶儿的中府穴。那双手细长晶莹、骨骼脱俗,宛如仙玉一般滑落。

李云成侍在一旁,看到姑娘皱眉,心里有些担心,忍不住问道:“怎么样?”

林如静回道:“不清楚,我得带她到里屋去看看。”说着便扶起瑶儿,往里屋走去。随后,她回头对李云成说道:“我要在里屋给她治疗,你就不要跟着来了。”

李云成允诺着,待在了堂屋中。

林如静扶着瑶儿往内走去,光线渐渐地暗淡了下来,沿路只有几盏微弱的油灯照亮着。走了一会儿,只见白雾弥漫,波光粼粼,一潭静水映入眼帘。水中透着白雾,腾腾而起,像是温泉。

林如静将瑶儿轻轻地靠在一旁,从石屉内取出药瓶,打开瓶盖,放在瑶儿鼻前嗅了嗅。一会儿,瑶儿缓缓“苏醒”了过来。

“师姐,”林如静轻轻地呼了一声。

瑶儿看着林如静,微微一笑,撑起了身子。

林如静看了她脸上的脓疮,有些心疼,问道:“你何苦把自己弄成这样?”

瑶儿淡淡一笑,说道:“不碍事的。”

林如静问道:“你还是忘不了他?”

瑶儿双眼褶起,摇着头说道:“我在师父面前立过誓的,不会再想他一次。我之所以这样,就是不想让那些薄情寡义的男子再睹我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