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在凉州武威军中,自然见识过陌刀演练时的威力,可是她却从没有真正的见到过,原来那陌刀在战场上的威力如此恐怖!
不!
并非是陌刀的威力,而是......那余锋有万夫莫当之勇!
李林再次回想起曾经与余锋交过手的那天晚上,再次想起他那与虎背熊腰极不相符的敏捷身手,还有林婆曾经说过,余锋其实是留有余力的......
脑中虽然回想着过去,可是手上却依旧没有闲着,李林抽刀出鞘,接着脚下一蹬,然后腾空跃起,在骑兵惊呆的目光中挥刀横斩,刀至人落,那名骑兵的头也跟着一起掉到了地上。
如果细心观瞧,会发现李林所使的长刀,只有刀尖一尺处沾有血迹,这说明她的刀,并不是全部开刃,而是刀尖一尺处开了。
与余锋的势不可挡截然不同,李林却是挥刀的迅猛与飘忽的身法相结合,就如同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到哪个骑兵的马上,紧接着那名骑兵便会身首异处......
商队的护卫们看呆了,虽然也不忘了与骑兵们拼杀。
眼见这群商队的护卫完全是一个打十个的架势,骑兵实在难以招架,只好选择撤退。
可是,却有几个骑兵似乎瞧见了山后面手无缚鸡之力的其他人,想着偷偷迂回过去。
然而,他们却失策了,因为李林早就料到这群骑兵可能会用合围的方式绕过山头。
一侧的骑兵遇到了王一州与几名护卫。
王一州此时也跟护卫一样看呆了,他根本想不到,那位“李老弟”竟然如此飘逸,真的是无愧于她自己自封的那个“凉州小旋风”的称号!
然而,王一州却不能输给“李老弟”,他将自己兄长赠给他的宝剑拔出,带领护卫们朝着对面的骑兵们冲过去。
古之兵刃,常见刀剑两种。大唐时,倭岛之人来往大唐,其中不乏好武之人,吸取大唐武术之道,自认为“武士之剑,无外乎劈砍为主”,实乃是小家之言。
自古以来,中国剑道的最终目的,实则是刺击。
今日人的眼中,刀乃霸气之刃,剑乃优雅之击。
然而真正的传统武术却与之正好相反。
真正的剑术,求得是霸气。而刀,则求得是精准与奇巧。
剑无外乎两种,单手剑与双手剑。
单手剑于汉时已经退出了战场,后来即使是民间也很少使用,更多的是身份的象征(装逼的象征)。
反之,双手剑继承了战场的实战剑术,双手持剑,中间即是杠杆,原理犹如大枪,灵虚一刺,如同灵蛇出洞一般,会把两旁的东西都撞开,所以真正的双手剑乃是最霸气的武器之一!
王一州自幼所学,正是双手剑。
此时的他,却并不像之前那样紧张激动,而是屏气凝神,真就如同捕捉猎物的毒蛇一般!
骑兵们冲着喊着朝他冲过来,他却右手紧握住剑柄,左手轻抚剑身。紧接着,一道寒芒划过,只见王一州的长剑上滴血未沾。而冲向他的几个骑兵竟还不约而同地摸了一把脖子处,只见他们脖子上的围巾断开,脖颈内侧全都出现一道细长的血痕,随即鲜血喷出,死尸栽下马。
其他的骑兵都瞧愣了。如果说余锋是勇猛难挡,李林是翩翩如跳舞,那么王一州,则是干脆利落,根本就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或双手持剑,或单手突刺,就如同毒蛇一样在不知觉中突然咬上一口!
等待着另一侧的骑兵却只有一人,那人便是商队的东家,李玉。
此时的李玉,丝毫不在意自己面对着的是数个手持弯刀的骑兵,反而是好像很生气,气得那一抹八字胡都不由得朝上弯曲。
“果然是你们这群土蕃的杂碎!今天定让你们连人带马都留在这里!”
吐蕃骑兵们虽然听不懂李玉的话,可是却不知道这人哪里来的自信,竟然敢只身一人面对他们。
然而,更让他们没有料到的是,王一州等人已经解决了那边的骑兵朝这边赶过来。
这么快?步兵对骑兵?
“王老弟且慢,帮助其他人,这几个杂种留给我!”
王一州跟着李玉也有几个月了,然而他却从没有见过李玉动手。他虽然也好奇地猜测过李玉的功夫应该不再他之下,可是今日能见到李玉大哥出手,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只见,李玉拔出弯刀,然后在王一州的惊奇目光中,竟然在怀里摸索了一番后,又拿出了另一把小一些的弯刀。
双手各执一把弯刀,李玉突然暴喝了一声,然后朝着吐蕃骑兵们冲了过去。
也不知是冲得太猛,还是脚下沙砾太多,李玉突然像被什么绊脚一样,直接摔在了地上,两把弯刀也甩出手去。
“哇!”
李玉赶紧爬起来,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