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凉州城内私卖贡马 谎称李暠之后脱困(1 / 2)

丝路情缘 海南的企鹅 2322 字 2017-06-06

李玉带着王一州还有余锋,三人进入了凉州城。而李玉的客商本色让他再次嗅到了市集的味道,直接拉着王一州和余锋来到了夜市之上。

凉州的夜市,却与长安的西市还有不同。似乎在王一州看来,这里市集上的异邦人要更多,实则却也如此。

唐朝时期的凉州,无疑是凉州历史上最繁荣的时代,政府采取足兵足食及屯田、屯牧等措施,人民休养生息,生产得到长足的发展。而凉州同样是中西商贾云集和物资集散之地,书有载:“凉州为河西都会,襟带西蕃、葱左诸国,商旅往来,无有停绝。”

唐代凉州具有便利的交通、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业贸易,唐代西来的商人中最多的来自突厥、回纥、大食、波斯等国,他们主要贩运珠宝、香料等到中原,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带回本土,凉州就成为他们除了长安的第二驻足之处。

不过,要说起凉州城集市之上最引入注目的,无疑是马商。

要知道,在大唐之时,好的马匹算是“国有资产”,一般人是不得买卖的。然而西来的商人却以利益为先,他们可不管其他的,能卖上好价钱即可。

只见,此时一位穿着打扮与李玉极其相似的西域商人,一边抹着自己标致的八字胡,一边向来往的商客们介绍着他身边的马匹。

李玉行商数载,商队的马屁和骆驼在他看来早已不是只负责驮人载物的牲畜,而是同样风雨兼程的伙伴。所以,李玉也算是练就了一番识得好马好骆驼的眼光。

此时的李玉,眼光便如同黑夜中闪烁的星星一般,紧紧地盯着马商的那两匹马。

“呵呵,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啊!没想到这个家伙为了牟利,竟然连天马都敢卖!”李玉摸了摸下巴,喃喃笑道。

凉州处汉羌边界,沃野千里,草场更甚,所以自古出精骑,固有“凉州大马,横行天下”之说。而凉州的大马之中,有一种被世人赞为“活着的天马”,而这种马的名字叫作“古浪”。

古浪马与大宛马一样,是必须进贡的“贡马”。普通的老百姓见都难得见上一次,更别说直接被送到市集之上买卖了。

“我说,老板,你还真是胆大啊!竟然堂而皇之地把贡马拉到集市上买卖!”

李玉凑到了围观人群的最前面,笑着对马商说。

卖马的商人一瞧李玉跟自己穿着打扮差不多,不由产生了亲切之感,也不在意,笑着说:“哪里!哪里!我卖得是我自己养大的马,哪里是什么贡马呀!”

“呵呵,岔口有良驹,其头正而眼大,颈长而倾斜,鬐甲不高而长,此乃天马古浪。老板,还说不是贡马吗?”

说话之人是一个文士打扮的大唐之人,而在他的身旁,却是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小男孩似乎非常怕生,紧紧地抓着文士男子的衣衫,怯生生地瞧着围观的众人。

闻听此言,卖马的西域商人有些不悦了,开口道:“这位客人,你可以看,可以不买,可是不要在这乱说。”

马商说完微微侧目,然后只见他身后两三个虎背熊腰的壮汉上前,应该是负责看场的伙计或是打手。

那位大唐文士见状,也是非常识趣,急忙领着身边的小男孩笑着退出人群,不敢再言语了。

李玉等人瞧着那人,从言谈举止可以看出来此人定非等闲之人,只是似乎并不认识。

“哎,老哥你这是做什么。有话好说嘛!不知你这自家养的马,是要多少金银才肯出让呢?”李玉笑着问马商,也算是打圆场。

马商脸上的不悦立刻消失,也不知为什么,他怎么瞧这个粟特人打扮的年轻人怎么顺眼,立刻回答说:“这要看老弟愿意出多少钱来买了。”

李玉沉吟片刻,随即凑到了马商的耳边小声细语道:“我愿意出这么个价钱......那人怕是去报官了,如果在此地交易了估计也要被官兵捉了充公......不如这样,老哥你先避一避,待到清晨天将明之时,你到城北外面等候我们,到时候我们出城,这样岂不是......”

马商的眼珠子似乎跟李玉转得一样快,二人嘴角都是露出得意的笑容,并且极其同步地抹了抹自己的八字胡,显然交易的结果二人都非常的满意。

“呵呵,那就这样了!老弟后会有期了!”

马商二话不说,直接带着伙计骑上马,劝散开人群,直接往城外奔去。

而马商离开不出片刻之后,一队官兵差使立刻疾奔而来。为首的见人群散开,立刻呵斥道:“休走!有人

举报贼商私卖贡马,谁人可提供线索!”

凉州之地,其百姓与其他之处可并不相同,此地向来民风剽悍,悍不畏死。男女老少也不怕事,各个都把手指朝向了李玉和王一州等三人。

王一州被众人所指,也是一惊,看着男女老少毫无惧色,竟然有些胆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