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冢,便就是葬剑的地方。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人剑合一,剑成了心,而人便成了剑。
仙道剑者认为剑是他们的心,剑有着他们自己的生命,当仙道剑者弃剑或是临死前,总会将他们曾使用过的灵剑埋葬起来,所以剑冢便就是仙道剑者葬剑的地方。
苍茫大世,使剑者无数,经万年生息演化,剑境层出不穷,可就在这万千剑境之中,唯有“人剑合一,万剑凌云”这一剑境到了那登峰造极的地步,真正能够踏进这一剑境的圣人世有二字美称,剑神。
可担当的起剑神二字的圣人,即便纵观荒古年后,那也是屈指可数。
在荒古年后所有杂记道藏中,仅有两位剑神的记载。
两万年前,南边鹿象山出了个剑神张秋君,读尽万书,从书中悟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苍穹域,他的剑有苍穹之意,而这便是书生剑。
一万年前,北边落尘花谷出了个剑神韩岁生,赏尽万花,从花中悟剑,花中自有君子美,花中自有浩然气,他的剑有浩然之意,而这便是君子剑。
可在这历时万载的大千世界中,就真的只有这两位剑神的存在吗?
这个疑问直到一千年前南浦圣人在《世道论》中给出了一个答案。
他是这样写道:
人剑合一,万剑凌云的剑境超群绝伦毋庸置疑,寻常人等无不是望尘莫及,两万年前出了第一代剑神张秋君,震古烁今,可却与第二代剑神韩岁生出世整整相隔了一万年,而关于这空白的一万年,我曾查阅过这期间的诸多道藏名谈,在这之中提到的共有两点。
第一点,书生剑神张秋君立世,多家剑宗奇才心有不服,曾立生死壮帖挑战张秋君,可无奈张秋君书生剑道冠绝万宗,无人可敌,而在这剑道上,张秋君一无敌,便就无敌了整整一万年。
第二点,在这几本道藏名谈中明确记载,大千世界中并不是只有张秋君一人领悟了人剑合一,万剑凌云的剑境。在张秋君独领剑道之路期间,万家剑宗中同样也有几人领悟了这剑境。
那么他们这些与张秋君同一剑境的天才为何不能以剑神居称?直到第二代剑神韩岁生的出世,我才得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一个剑者,更是一个悟透了最高剑境的剑者,他们有着自己的气节,当张秋君以剑神立世时,在剑者的眼中,剑神便不再是人剑合一,万剑凌云这一剑境,而是他张秋君和只属于他的书生剑道。
换句话说,在剑者的世界中,想成为剑神的标准早已成了打败张秋君或是在剑道上拥有与他相仿的实力,这也是为何在一万年后才出了第二个剑神韩岁生的原因所在,因为在剑道上韩岁生所领悟的君子剑道足以与张秋君书生剑道抗衡。
不是世间再无剑神,而是初有张秋君,后有韩岁生,二人之后再无剑神所言。
………….
在上云七阁的第二阁中,众人淋着黑雨,陆续走进了那片石林之中。
石林密集,道路崎岖,每一处拐角总会有四五道分岔,众人抬头仰望,惊讶发现石林之中虽道路繁杂,可这些石道却都是统一盘旋向上,而盘旋向上的交结点也只有一个,想起先前第一阁中的石阶,不难明白这石林便是第二阁与第三阁之间的桥接。
只要走出了这片石林,也便意味着即将就要踏入上云第三阁之内。
本以为石林之中会与先前石阶一般遗留下一些圣人灵器道卷,而这儿乃是上云第二阁,换言之,这儿的灵器道卷应该都是要优于第一阁中的灵器,可走过一半的石林,众人依旧没有发现任何道卷灵器的踪迹,当剩下的石林道路再走过一半时,道卷灵器依旧没有一丝踪迹,这时,一些人不由得开始有些懊悔没有在第一阁中便争夺灵器道卷。
越往上灵器的品阶便越高,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实,所以在此之前,多数人都会依据自身实力境界高低来确定自己的目标,而此次将目标定在这第二阁中的人却无所收获,这第二阁没有灵器,可即使在上层石阁中出现了灵器,可到了那时他们却早已没有了争夺灵器的资本了。
一时间一些人开始有些心灰意冷,看着眼前的石林尽头越走越近,这股失落感就越加的浓烈。
可就在石林出口出现在众人眼前前一秒时,第五宗鸿雀宗宗主梁立天却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眉头一蹙,表情有些不自然。
宁公然见此不由得停下脚步问道:“梁兄怎么了?”
梁立天没有说话,而其余众人随着宁公然的话语也都一一将目光转向梁立天。
只见梁立天一动不动,眉头紧皱,众人之间顿时一阵沉默,在这静谧的坏境中,这时却有一道道刺耳的嗡鸣之声突然传出。
这嗡鸣之声极为耳熟,众人循着声音四处张望,最后竟又是将所有的目光聚集在梁立天身上,可在这时众人才发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