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仲高在一旁仔细回顾自己所作文章,暗自点点头,自己从民心思安,保存国力,延绵国祚,以图发展的角度出发论述观点,应该不会触怒当朝。
又过了几日,榜单公布出来,陆游、伯山终究名落孙山,唯有仲高得以高中。临安虽然繁华似锦,美景如画,陆游也没有心思多做停留,仲高要参加接下来的殿试,独自找了一处地方安顿下来,陆游同伯山辞别赵士程和王爷回转山阴。刚进家门,陶铸第一个奔出来,一把抱住陆游,“你可算平安回来了,把我担心坏了!”又把陆游转了个圈,上下仔细看了一遍:“有没有伤到哪里?下次打架一定要带上我,知道吗?一定要记住了。”
站在后面的唐夫人面色一沉,冷哼一声,陶铸马上反应过来,把一肚子的话生生咽了下去,乖乖站到旁边去了,陆游悄悄向他做了一个怪脸,回过头恭恭敬敬对着唐夫人行了个礼:“母亲一向安好?孩儿给您请安!”
唐夫人绷着脸说道:“你好本事!让你去参加考试,你却与人打架,闹出偌大的祸事来,你知不知道,就因为你一时逞强斗勇,临安城里有多少无辜的人含冤受屈?”
“可是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那些金人在我面前残杀无辜百姓!”陆游并不觉得自己有错,当时情况哪里顾得上别的,后来累及无辜,也是朝庭儒弱,诸事奉迎金人所致。
“好了,你母亲也是担心你,下次万不可如此莽撞!嘿嘿,如今世道,文武大臣尚且朝不保夕,老百姓是不是无辜又有几人去理会?”陆宰一阵冷笑,他现在对朝廷已经丧失信心,早已断了再次出仕的念头,几次举荐他任职,都被他找借口推辞掉了。
其实唐夫人见陆游平安回来,心里也是高兴的很,只是怕他日后更加任性胡为,所以训斥,是要他收收性子的意思,见陆宰开口了,也就不再多说,放他回去自己房间休息。
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澡,把连日的疲倦一洗而空,陶铸帮着把衣裳给穿戴好,又拿面巾把头发擦干,这些事一向有小厮去做的,今日陶铸偏要巴巴的来做。“说说吧,刚才站在你身边的可是翠姑?算来有七八年没有见过她了,比小时候更加标致了。”
陶铸和翠姑一向都有书信往来,只是爷爷故土难离,又舍不下那块花田,两人只好把彼此的心思按压下来。此次陆游赴行在应试,本来已经准备要一起去的,就是因为接到翠姑来信说爷爷病危,陶铸担心翠姑独自孤苦,难以处理爷爷的身后事,匆忙赶了过去。此刻见陆游问起,笑着点头说道:“翠姑的爷爷过世了,她在那里也没有亲人,我就把她接过来了,老爷和夫人都对她极好。”
“你们两个年纪也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请我喝这杯喜酒?”陶铸的心思,陆游当然都是知道的,见他一脸幸福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
“这不是等你回来再商议吗?看哪天老爷有空,心情好些,就去跟老爷说说看。”陶铸难得露出一丝羞涩的神情。
陆游忍不住叹口气,父亲倒是时常有空,只是心情却是难得有好的时候,父亲虽然不愿出去为官,可是仍然每天关注朝中之事,和几位常来家中的至交好友在一起谈论的都是时势国事如何如何,如今的这个秦丞相变恢复为和戎,排除异己,父亲等人一个一个气得咬牙切齿,经常气得饭都吃不下去了,上哪里去找好心情?
吃过晚饭,陆宰把陆游叫到书房,细细问了考题及答题,稍稍沉默了一下,说道:“务观,一时的不得意,并没有什么,《孟子.尽心上》中有云: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陆宰见陆游落第归来,担心他遭受不起挫折,特地以孟子的这番话告诫。这段话的意思是: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陆游早先曾读过的,自然知道父亲说这话的用意所在。“父亲放宽心,孩儿不会气馁,如今年岁尚幼,将来还有大把的机会,就不信朝政一直被这群自卑辱国的人把持,早晚有拨乱反正的一天,那时便是孩儿出头之日。”自此以后,较之以前更加的发愤读书。
陶铸的婚事最终还是陆游找了个机会给母亲说了,唐夫人想着家里也是好久没什么喜事,正好趁此机会热闹一下,陆宰向来将陶铸和陆游一般对待,看到他成家应该也可以转换一下心情。
唐夫人亲自挑选了一个好日子,因为陶铸和翠姑都是家里已经没人的,就干脆自家准备各种首饰衣物,又收拾出一个小院子做两人的新房,里里外外重新布置一番,将陆家兄弟至亲请过来,敲锣打鼓的热闹了一番,给陶铸体面的办了婚事。
绍兴十一年,与金人签订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赵构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