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说要问她,我却失了问的勇气,如今的我已不是当年那个说一就是一的那个小傻瓜。
人呢,难免会长大,逐渐失去了当时的那份感觉与当时那个不知所谓的自己。
有时候,我不知道多羡慕当时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自己,羡慕到如夕阳一般的温暖。
离开了小学,我们去往了通往初中的大门,然后我和她成了传说中那个万能的“隔墙班”。
隔墙班多好,学习好,体育好,人“好”。我们班学习差,体育差,甚至就连人都不“好”。
每次,我们班与隔墙班就像是天敌,一言不合就发动攻击。可必要时,我们就像是朋友,面对“外患”只是团结一致对外。(一致对外:与学妹内讧,或者是不触碰到对方利益时。)
于是似乎是从2012年下学期开始,怜紫和我被标上了“隔墙”班的标签,每次我们一起说到自己班与他们班的时候,总是会说到类似于“我们班”“你们班”“他们班”这些敏感字眼。
当时我们总是有一股骄傲,总是不想承认自己班最差,同时也不敢十分明确地表示自己班最差。
距离,就像是无形的大网将我和怜紫一起圈了起来。莫名想逃离,却无法逃开。
冷漠,就像是保护自己唯一的屏障将我们一步步推开。
初中刚刚接触网络的时代,刚好处于一种天真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对于虚拟网络的邀约,我们才发现这世界如此小。小到认识的网友距离自己挺近,而自己却毫无察觉。
“有人加我了!”看到验证消息那里多出来的人,她咧着嘴微笑,就差给那台手机一个浓烈的吻了。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她欣喜得跳了起来。就像一姑娘,实际上她就是一姑娘。
“他真好,每天都陪我聊天!”不知某天起,她似乎把某人一直挂在嘴边,上扬的嘴角让人不忍冲过去破坏。
“可惜,他对每个人才一样。”她遗憾地抱着手机,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将心里的那份小感动压了下去。
她总是很好被感动,只要一件很小很小的事就行。
“预言!我应该喜欢上他了!”
“预言,我觉得这是‘喜欢吧’!”
“他向我表白了!”虚拟世界上,随手一句的“喜欢你”,不知被掺了多少水分。
“然后我们在一起了!”习惯最后变得了依赖,然后再找不到那个最初自己。
而怜紫从刚开始对网络世界的好奇,变成了后来对网络世界的热爱,再后来她开始变得患得患失,她开始活得比较小心翼翼,每天都在揣测着周围人的心情。
当时她就像一只将刺包裹在身上的小小刺猬,遇到攻击她就会不自觉地缩成一团。等没了危险,她就会又心安理得地出来觅食。
她平生最大弱点就是轻易将尾巴露出来,直到被伤害才会记得收起来。我认为这个弱点估计很难改掉,除非真的有一天遇到什么令人刻骨铭心的人或事情。
“预言,我看到他和她前女友的聊天纪录了。我好怕好怕他在拿我的心在肆意挥洒!”她害怕将心掏出现的时候是一整颗,收回的时候只有残缺的一半。
“他和她前女友一直没有断了联系,一直都还在对方列表里躺着。”
于是,到她的字典中又多了一种名为神奇的“前女友”的生物。感觉“前女友”就像天敌,天生就是来克自己。每个人最难防的是“前女友”,因为总有人相信那个“他”有真正爱过。
殊不知,在初中那个小小世界里,真正爱过的又有几个?
她眨了眨眼睛,竟然出现了小小委屈,好似之前处于热恋中的白痴不是她。因为她竟然还能思考,由此可见一般。
对于喜欢,她总是崇尚一句话“爱了便爱了”。
再后来,她并没有如所希望的那样一直到永远,而是
“我们分手了!”
不过这样的话,她并没有亲口跟我说,而我只是通过其他人才知道的。当然了那个时间有点晚,毕竟除了当事人外,了解得到的东西少之又少,除非她主动告知,否则就像是揣测的小天气一样,说一定什么时候下雨了都不知道。
对于网恋这种东西,我一直觉得不怎么靠谱。更何况那样的年纪,不允许我们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因为虚拟终究只是虚拟,作不了真。就好比梦幻虽美,却不真正属于自己。
后来她偶然说道,
“我们也是玩玩!”
殊不知在这玩的期间,她倾尽了全部力气,等到如梦一般的网恋结束,她已变得不再是那个“很像自己”的自己。
偶尔上线,你只要和一个异性玩得比较好。那么到最后,他一定会随着大众习惯地问上一句。
“你做我女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