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回羌人反
两天时间过得很快,在众人催促下,刘询准备好了动身回长安,一早戎倩就让东芒带信回来了,说要开春再回长安,让众人赶在入冬大雪前回去。
“冬天这里的日子不好过。”冉弘说道。这两天这里虽没有再下雪,但是寒风还是刮得很厉害,虽然这两天着小旅店来了不少客人,可带来的还是寒意。
“听说,草原上出现了一支神秘的军队不象是匈奴人。”有客商说道,“他们也不像小股盗匪,人多,那当强盗哪有那么多人,可干的事情和盗匪没什么区别。”
“你这也算新鲜事?”有人说,“这些人在夏天就有了,只是那时商旅多,他们也不算太贪,如今要是遇上他们,他们所谓的过路费可以把你一半的财物都拿走,大家都忍不下去了。”
“天冷了,听说他们在前面通往汉地道口上直接把大军驻下来了,现在要绕开他们不容易,没有熟悉地形的人带路就麻烦。”
“你们在等向导?”冉弘问道,那些客商点点头。
“大汉军队何在?”刘询听了有点气愤。
“他们难道不会躲着汉军吗?”有人回答,“你们要到金城,这路上就能遇见他们了,不过你们要是肯花些钱,这到金城好办。其实就算沿线的汉军有作为也打不过那么多人呀。”
回去当然是要回去的,这拦路收钱听着总不太舒服。
“商路通,就有客商来。”张平儿倒安心了,“那不打仗,我就有生意。东芒就留在我这儿,别去那么远的地方了。”对她来说,这也不能全都是坏事,这回把东芒留在店里帮忙解决人手不足刚好。
“好呀。”东芒说道,他也有自己的打算,唐尧大叔说过这旅店打听消息可特方便,何况自己又不想真去遥远的长安。
“主子,我们还是早日归,这里不太平。”冉弘怕生变故提醒道。
“东芒,不是姐姐说你,你不应该留在这里,我们这里其实不缺人手,这里万一发生战争,我这小小的客栈怕是保护不了你,你不如跟着刘公子他们去长安吧,就算是开开眼界。”张平儿忽然改了主意。为什么?因为她想到了几天前在自己店门口那帮羌人与汉人的争斗。那东芒要替唐尧打听什么消息,只怕东芒有目的来自己店里,这可不是好事。假如他肯去长安,那就没什么担心的了。
东芒摸了摸头,腼腆地笑了:“姐姐,我还没走出过这一带呢。”
“小鹰长大了就要离家,你难道要靠着你母亲一辈子?”冉弘说道,“你跟着我们这位公子回长安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能吃饱肚子吗?”东芒问道。
张平儿拿汤勺轻轻地在他头上敲了一记:“这个笨孩子!”
羌人与汉人长得差不多,冉弘替东芒换了身衣服,梳了头,分明就是一个长得黝黑的英俊少年。
“公子,我能做头人吗?只有头人才能穿那么好的衣服。”东芒说道。
“头人?我们长安几乎人人都可以穿丝绸衣服。”刘询笑着说,“你将来说不定还能做将军。”
“我没那个理想,只要有饭吃不挨冻就好。”东芒笑了。
刘询是该回去了,他带着冉弘和新收的小跟班东芒骑着马轻装离开了酒泉,祁连雪山被远远甩在了身后。故土难离是每个人都会有的感情,东芒这次没有向阿妈告别,阿妈不一定会同意自己远行。远去长安,东芒应该比别人能适应,毕竟他生活在汉羌混居的地方,会说汉语,只是带着甘南口音。
“你们是从酒泉回来的吧!”一队客商从东南而来,看上去像是汉人,“那边安全吗?”
“没事,我们刚从那边来。你们住店不?我们的客栈就在酒泉城的东面,靠近泉眼。老板娘姓张,可热情了。”东芒抢着回答,他想替张平儿拉些客人。
客商中有个中年人说道:“谢谢小兄弟,这一路我们走得太艰难了,刚出金城县就遭了一会罪,损失了一些货物,也不知道大汉军队在哪里,怎么就不管管那些强盗呀。”
“我们回长安,没带什么货物,不知道会不会有事?”刘询忍不住问道。
那中年人上下打量了他们三人,说道:“依我看,羌人无非要钱财,你们几位不要穿得那么光鲜,要让人知道你们身上有钱财,那就不得了。”
冉弘点了点头:“这位兄弟说得有道理。”
三人还是换了不起眼的皮袄布衣往南走。
远处行人很少,这不是一个适合商贸的季节,荒凉还是荒凉,这比来的时候路上行人更少了。
“占山为王的是强盗,这些强盗怎么连这个季节也不放过?”刘询问道。
“公子,没饭吃,要是吃不饱自然会做贼,只不过官兵一般都难抓,这群人会跑,还不服法。我们的官员管不了这些羌人和匈奴人。几百年了,这也就算小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