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战云初起(1 / 2)

窃世乱国 鹿元郡太守 3550 字 2017-06-15

黄永兴接过手里的密函,忧虑的塞进了帐里的锦盒。他忧心忡忡,战事未开,却已经愁容满面。

朝廷的信使不仅给魏骧送去了调防台城的命令,也给黄永兴带来了作战的指令,他来不及修整,只得立即开赴前线。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密函的内容,带上了接近十万人的队伍,火速去往兴平,然而在兴平前六十里,他扎下营帐。

这里的地形并无任何特点,渡过瞎子河后,这里的地势变得平坦,四下无险可守。若是用于骑兵交战,这里是再好不过的战场。战马完全可以在战场的边缘开始冲锋,在达到最大速度时进入战场中央厮杀。这无论怎样看都是利于图力人的地方,一旦中伏,黄永兴的大军绝对没有任何还手的余地。

但他还是选择在这里扎下了,这十万大军里,只有不足一万的骑兵,弓弩手占了一半。他清点了手里的人数,在慎重考虑后,布了一个十分奇怪的大营。

整个大营呈半月形,步兵和弓弩手分置两侧,而骑兵被安排在了中军帐的后面。如果图力人的骑兵直扑过来,两边完全没有任何机会互相支援,加上中军帐在半月形的底部,极易受到攻击,这就是一个送死的布局。

参将郑孺跟随黄永兴多年,知道他打仗的手法,但这次他却什么也看不出来,他反复摆弄着地图,摆了无数次的阵型,就是猜不透他要做什么。

扎营一天后,郑孺实在安奈不住,进了中军。之前已有无数将领前来质问,但黄永兴闭口不谈,甚至还颁了军令,除非召见外,其余时候严禁进入中军谈及布兵之事,违令者当军法论处。

郑孺并没有被这条军令吓到,他直接入了中军,他的侍卫将阻拦他的士兵绑了起来扔到了一边,他怒气冲冲的进了中军帐,却见黄永兴端坐在那里,直勾勾的盯着外面。

“老夫听见声音就知道是你,”黄永兴平静的说道,“违抗军令的事你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郑孺直接走到他面前,原本的气势在这位老者面前顿时没有了,他略带乞求的说道:“将军,这么布阵会害死弟兄们的,难道你要眼睁睁的看着弟兄们被图力人蹂躏吗?”

黄永兴没有回答,拿过身后的锦盒,取出了那封密函,递到郑孺面前,缓缓的说道:“老夫可以给你看,不过你要先答应我一件事。”

郑孺刚伸出的手忽然迟疑了一下,碰到密函后又缩了回去。

“何事?”郑孺问道。

“有一条命令,老夫恐怕会引起不满,”黄永兴说道,“只有你能劝的了他们。”

“什么样的军令,如果叫弟兄们去送死,就请将军免开尊口吧。”郑孺义正言辞的说着,但眼睛还是盯着黄永兴手里的密函。

黄永兴点点头,将密函放在桌上,重新打量着郑孺。

郑孺没有躲避他的眼睛,二人面面相觑,毫无逃避之意。过了一阵,黄永兴摇了摇手,将密函推了过去,淡淡的说:“你可以先看,看完你就会答应老夫了。”

“将军当真给我看?”郑孺有些惊讶。

黄永兴点点头,道:“看吧,但不要告诉任何人。”

郑孺伸出颤抖的手,拿过密函,打开前他又看了一眼黄永兴,黄永兴默默的点了点头,在得到许可后,他迫不及待的打开。

他的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五官都要拧作一团,抓着密函的手更是用力攥着,全身似乎都在用着力气。他的汗从额头上渗了出来,眼睛迸发出愤怒的光。而后,他缓缓放下密函,想要发作。

但黄永兴制止了他,问道:“如何,去吗?”

郑孺垂下双手,重重叹了口气。

“将军,我。”

黄永兴制止了他,问道:“只问一句,去或不去?”

郑孺失落的看着他,虽有些不情愿,还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愿凭将军差遣,”但他又警惕的问道,“这条军令,会死很多弟兄们?”

黄永兴倒吸了一口凉气,深陷在椅子里,望着帐篷,慢慢吐出了几个字。

“若要完成密函上说的,你觉得伤亡会小吗?”

郑孺哑口无言,绝望的望着桌子。他用力的敲了敲桌子,忍着喉咙里的怒火,使劲的抖动着身子。半晌,他松开了那憋住的一口气,不情愿的点了点头。

黄永兴见他已经平静了,才开口道:“不要让弓弩手射箭,图力人来时,所有弓弩手朝天放箭,随后后撤。”

郑孺大概已经猜到了这条命令,点了点头,转身要走,被黄永兴叫住了。

“擅闯中军的罪怎么算?”黄永兴问道。

郑孺没说话,呆呆的站着。

黄永兴帮着他开口了,面色显得舒缓了些,走到他的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去领十军棍,然后离开大营。”

郑孺疑惑的望着黄永兴,让他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