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 名次(2 / 2)

窃民 大叔长熟了 2518 字 2017-06-02

比较简单,几人都是读圣贤书,奉礼之人,心中自有各自的坚守。以礼治国的前提,就是上下尊卑,纲常伦理不可乱。

宁泽的这首诗竟是直接从仪朝最底层的农户角度出发,来阐明其心中的想法和对农户的同情,这一点,是万万不可行的。

几位副考官的意见惊人的一致,这首诗,就是最末等,根本没得商量。要不是孔正一再坚持,怕是单凭这诗,几人都能直接将宁泽从录取名单中踢出去了。

争论了许久,看着后面还有一些事情,于是将其暂时搁置在一旁,稍后再议。

一个县试之上,竟然连续出现两次这样的事情,几乎可以说是闻所未闻。所以到得后面,只要见到有与其他考生很大不同的考卷,大家也就直接联想到了之前的草书与锄禾诗的考生头上。

所以当宁泽那一篇写海的词一出现,众人立刻就想到了是同一人所作。

其实这一篇《渔家傲》,宁泽也是想了许久。在他记忆里,描写海的诗自然是很多,但是词,确实很少,好不容易想起来一首,却是女词人李清照所写。

几位考官看着纸上写着: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莱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李清照写的是梦境,但是几位考官却不知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给日后的宁泽带来了不少麻烦。

阅卷完成之后,一番讨论之下,从礼字诗词四项综合评定,好不容易定下来,却是一个五十八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宁泽所做的那首诗,不符礼制。

哪知道几人定下了名次,发出去之后,学政大人范责己却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