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1 / 2)

白扁舟 静女式微 1153 字 2017-06-07

伯俞白自己心里清楚,眼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不是同秦国争个鱼死网破。按照已经获得的情报显示,秦君这次可是下了血本来攻击晋国,完全不讲和当年先君的情谊,大君也曾经说过,“若秦君不想同我国保持秦晋之好,那就由不得他们那帮粗野之人在晋地撒野了。”上一次大君这样恼怒还是孟明视带领秦兵进攻晋国,大君的嫡母哭的像个泪人一样求他,“由他们去吧,任他们无论怎么兴风作浪也会考虑,更何况大王若是念在秦晋之好的份上便大人有大量,放过他们吧。”

“大君既不想做个千年醉君,也不想成为任意被他国攻占城池的窝囊废。”伯俞白拍拍脑袋,“真是个矛盾的大君啊。”他一边这样想着,手上也开始忙碌起来,“这些内容需要记录下来,供后来人参考吧。”

“中军,打扰了。”赵盾在门外小声说着,“急报。”

“进来。”伯俞白没放下手中的笔,抬头看着赵盾,“长话短说。”

“桑泉之西一带发现秦军踪影,同时他们已经攻占了周围的小村庄。”赵盾一字一句地说着,伯俞白猛一抬头,放下笔,“这事情跟先中军禀报了吗?”

“先中军这厢派赵盾来接您速商讨如何应战。”赵盾微微躬身行了一个礼,“赵盾会带中军过去。”

伯俞白稍微收拾了一下自己随身物品,批了一件衣服便同赵盾去了先且居的大帐。

“先中军,属下已奉命请来了中军佐。”一个士卒先行进入大帐向先且居禀报。

“快快有请。”先且居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晋国汉子,他的父亲先轸本是晋国当年多次击败各国军将的中军将,却因为对于先君的愧疚选择了战死沙场。如此大勇大义的将士,大君自然不会亏待他的子孙,先且居虽说此前并未为晋国直接立下多项战功,却因为常年同父亲作战,自然也是积累了不菲的作战经验,晋君经过周全考虑最终同意让先且居继承其父军职,并带着期望说着,“希望你也能像你的父亲一样。”

在伯俞白看来,先且居的性情和原来的先中军是有七分相像的,但是同先轸中军相比,先且居的性格中带了些柔情,这样的性格也让伯俞白深觉是个可以深交的人。他对于先且居想要做的事情基本上是赞同,若有反对意见也会直接提出来。先且居也是个爽快人,喜欢有话直说,难得碰见伯俞白这样的人,所以二人私下并不缺乏交流。

“中军……”伯俞白刚一进门便摘下套挂在身上的装备,行了大礼,先且居赶忙放下手中的玩意儿,大嗓门说着,“快起快起。”

“连夜得到中军的传令,在下来迟……”

“哪里的话,快,坐下说话。”先且居差使下人们离开,只留下几他和伯俞白,包括赵盾也全部遣散。

换上一段火把,伯俞白看着先且居身上沾染了些许的木灰渣,“中军,衣服……”

“不碍事。”一手指着手心的一块破布说着。

“这是?”伯俞白猜到三分,却不敢确定,平静地望着先且居。

先且居刚刚还带着笑的脸瞬时间变得严肃了起来,“秦军使用过的物品。”

“中军何以判断?”

“这种粗制滥造的材质,只有秦国才会有的?”

“中军,单凭这一点,赵某深觉难以见得……”

“唉……”先且居有些警惕地向帐外望了望,“唉,俞白。”

“中军……赵某失礼。”伯俞白微微低下头,有些紧张。

“在我面前还这么拘谨那真真不是伯俞白了!”先且居紧皱的眉头慢慢舒展,嘴角轻轻翘起,哈哈大笑着,“以我对你的了解,你可是个上不怕下不怕的伯俞白啊!”

“啊哈……那也是过去的事情了。”伯俞白说着,话锋一转,“中军,咱们刚刚是在谈论这块布料。”

“俞白啊,我随父亲征战数年,也从父亲那里长了不少的经验……”先且居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略带严肃地说着,“打战的时候,宁要多疑,莫要大意。”

“哈……”伯俞白早已屏住呼吸听着这位亦师亦友的晋国中军将,想着这位中军将将会说出接下来的作战安排。

“中军……”伯俞白正要说着,先且居摆摆手示意住嘴。先且居慢慢闭上眼睛,微微思考了一会儿才重新睁开眼睛看着伯俞白,“俞白,你要知道你姓伯,而不是姓赵;你要知道你是晋国人,而不是楚人……”

“中军……为何要同属下说这些?”大敌当前,难道不应该拼起事件来讨论各类的战术和对阵吗?伯俞白有些不明白,但倘若换了别人,他绝不会像对先且居一样直抒胸臆,不过也只有先且居了。

“忘了本,到哪儿都不能吃香。”先且居淡淡地说着,添了块柴火,“记住了,打仗,最重要的是要胜了,而且还要亏的不多。个人作战厉害,也要带着一大波人作战厉害。”

“中军的意思,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