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酒肆扞格(1 / 2)

道春秋 奇峰阳 3100 字 2017-06-01

西贵肆在东街中段占了一处不大不小的庭院,庭院中绿树葱茏,随处透着富贵宁静和风雅。庭院中一座一厅八开的三层红木酒楼耸立其间,那红木楼碧阑轩窗,雕檐映日,很是雄伟。西贵肆是雍邑上流社会有名的酒肆,来往之人均是世家名人或风雅名士。那门前数排翠柳系花骢让公子瑩心情转好,他也过几次,轻车熟路就迈入大厅正门。

进了正门就是酒肆大厅,大厅之中人满为患,数十张碧石长案在厅中排的整整齐齐,其间一人一案,当坐百人,那些名流士吏们三五成群聚集而坐,或把盏言欢,或尽兴谈饮。寻常时日里,这酒肆中可不曾见如此热闹,兴许此次雍邑之军小胜狄戎,又或许此次招贤大会聚集贤士于雍邑,导致这西贵肆少有的人满为患,只见满座的贵人锦绣华丽,数道碧石长案上排满的铜鼎玉盘酒香四溢,十来名侍女轻手轻脚穿梭其间,端杯送盏,身形光彩夺目,让这肆中更是满室生辉。

公子瑩进了大厅,店肆中伙计满脸堆笑迎了上来。公子瑩身旁刘副官说道:“烦请小哥为我家大人安排个雅间静所。”那伙计脸色尴尬,表示这几日酒肆生意太好,别说雅间,就是这大厅均是人满为患,只有在厅中靠墙之处还有个侧位。刘副官当即大怒,扭起那伙计衣襟就要动粗。公子瑩很少出入市井,而那刘副官长期在军营中也少来露面,那伙计见两人虽是新面孔,可这来酒肆的非富即贵,那伙计谁也不敢得罪,只是口中诺诺称是,可却是没有空余桌位,那伙计也是没有办法。

公子瑩皱了皱眉,不愿暴露身份,对刘副官摆了摆手道:“将就坐了吧。”刘副官只好作罢,放了那伙计说道:“上最好的菜,最好的酒!”那伙计如临大赦,连连称是,这才屁颠屁颠往膳房报菜去了。

公子瑩坐定,见身周均是生面孔,在职官员倒是很少,可这些食客穿着打扮却甚是儒雅。不时便有一些游学之士站于大厅中间,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真知灼见。说得好的,则获得一阵满堂喝彩,说的不好的,却时而引起一阵质疑和争论,甚至面临一通口诛笔伐。公子瑩思忖片刻,便既明了,原来这些士人便是因穆公近来大发求贤令所引来,这酒肆就在招贤东馆附近,馆中士人闲暇之时常来此处谈论时政。

当时各国社会环境相对宽松,并无西周十代周厉王姬胡般滥征荒淫。列国诸侯为了自身强大,深知民为本之道理,虽不算爱民如子,却也是宽松待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如此道理列国诸侯王公还是知道的。因此这大街小巷,坊间邻里,各国民众在公开场合谈论时政秘闻的习俗倒是普遍存在,各国官府并不过多干涉。如这种西贵肆这等名士、士人横行的场所,就更是高谈阔论,争相表达自己的广博见闻,不时有阐述自己政治抱负观点,那更是屡见不鲜。秦国相对中原大国还是落后许多,在百里奚未进秦之前,大多官职任命仍沿商周世卿之制,也就是各级官吏爵位都是世袭,老子传儿子,儿子传孙子。可自从穆公礼贤下士,大张旗鼓招揽各国人才之后,这秦国各地热闹了许多。便如这希贵肆中,无爵无官之人颇多,而朝政官场之中,悄然多了许多世族卿士以外的游士侠士,甚至贫寒士子。也怪不得太师一行老世族们心生权利流逝的危机感了。

这时,中座一名红衣士子目光炯炯,举爵抬手高声道:“诸位,我乃招贤西馆学士百里视。今闻上将军不畏艰险,力挫狄戎先锋军,斩杀掠俘狄骑三万,想我大秦久无如此军威大盛,在下心中欣慰激荡欲代表我大秦子弟敬一爵酒,不知座中列位可否同饮此爵,一则恭贺君上,二则同贺我上将军军威,三则预祝我大秦军队再接再厉,将狄戎赶入西北蛮荒,还我大秦疆土!”那学士百里视说完,厅中立有数人举杯捧场,近的都走上前去与他碰盏把酒,远一些的都拍手高声叫好。公子瑩见这红衣士子说得激昂澎湃,又见他自我介绍,知道是百里奚长子,不禁心中暗赞:原来左相大人有这么一个俊朗方遒的之子。

酒肆大厅中气氛推入一阵高潮,顿时一阵人声鼎沸,数十人推杯碰盏,喧闹不止。这时北面一桌忽然发出一句声音道:“哼,真是笑话!你不过小小一名西馆学士,又凭什么代表我大秦子弟?要我说,我白氏才是秦室正宗,说我白家代表秦氏子弟那还能说得过去。”大厅中本自喧闹,这声音柔细本应埋在众人欢笑声中,可这句话太具有攻击对立性,这细细的一声却振聋发聩,大厅里立即安静了下来。

百里视身旁一青衣男子正在敬酒,对这发声之人打断极是不满,循声而去,见一三十来岁男子着一身华丽黄白锦衣端坐于案后,正神情轻蔑单手托一铜爵嘬了一口。那男子身周数人围了一桌,也个个衣饰华贵,显然均非凡俗。青衣男子强压怒气问道:“敢问兄台何方人氏,姓甚名谁?你又有何资格说出此话?”

“在下白复,可有资格?这孟明视我倒是认识,百里奚长子,倒是有些本事,听说你是西馆首名?有空在下倒有兴趣讨教讨教。”

百里视听那声音来的方向,往白复看了过去,却未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