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扁鹊子缓(1 / 2)

道春秋 奇峰阳 3769 字 2017-06-01

扁鹊默默听秋水将旧事讲完,望着她洁净的目光,扁鹊沉默了一会道:“你遭遇奇特,历经磨难,也难怪心中郁结,这几****就安心在我这个陋室中养伤,不必多想。待到伤势愈合再论今后之事罢。”

秋水听了心中感激,激动道:“先生,秋水虽然不知礼数,却也知道感恩,先生救我一命,如今又收留于我,秋水定不忘先生恩德。”

扁鹊默默听秋水将旧事讲完,望着她洁净的目光,扁鹊沉默了一会唏嘘道:“二十多年了,想不到我隐居在此多年,却阴差阳错遇见了你,冥冥之中倒是应了师尊所言的劫数,师尊他老人家真是料事如神啊。却不应你感恩于我,我倒反而”

秋水却不知扁鹊所言劫数所指是为何事。

原来这扁鹊即是道玄真人的四弟子子缓。当年道玄真人升仙之后,先是陈完耐不住性子,三年后就将宗中事务交予子缓下山寻劫而去。又过两年,子缓又将宗务交给了管仲,也独自收拾行囊下山而去。

子缓下山之后心中茫然,却不知往何处去。他对黑水始终仍未忘情,心中暗自挂念黑水,因此下山之后,四处云游,途径齐国、楚国、郑国、晋国,可他一路打听,黑水竟如消失了一般,却打听不到黑水的任何消息。

子缓精通医术,以医经入道,这一路游览,一路行医救死扶伤。他到得一个地方,就摆摊设点,为当地人医治,他医术高超,自比那些普通郎中术精岐黄,而且子缓宅心仁厚,为人诊病又不收诊金,颇受各地民众爱戴。那些被医好的患者中感恩他的仁心仁术,自发赠他一些钱财与粮食,子缓也不多拿,够吃够用即可。

久而久之,子缓盛名远播,都说世间出了个悬壶济世的神医,扁鹊再世的称号由此而来。

子缓数年之间走访四海神州,几乎将中原列国游览了个遍,却仍无黑水消息。他那一****游至秦国都邑雍州,想在秦国打听一番,只是打听了几日,仍无进展。

在雍州城中的神农巷有个回春堂,那堂中掌柜听闻城里来了一名名医就是当世盛传的扁鹊,急忙登门重礼聘请。那盛名远播的神医自然即是子缓。

子缓一直沿街义诊,从不收取诊金,本不愿坐堂,可转念一想,救死扶伤不分形式,何必执念,那回春堂掌柜又极是诚心,草庐三顾之下,子缓勉强答应为他坐诊数日。

自他坐堂以后,那回春堂生意大好,日日病患爆满,回春堂的掌柜是喜上眉梢。每个病患来到子缓的面前,他都只是凝眉将病患看得片刻,便立即断出病证,开出对症之药,而且百治百效。没过多久,在雍州城中,他就名声大噪。

城中都传,神农巷中出了一个神医,尊称他为扁鹊先生。子缓这一坐堂,即是一个多月。

雍州城内却发生了一件事情,大街小巷争相传闻,秦国国君穆公新娶了一名侧室夫人,不过这秦夫人刚娶到秦国就得了一种怪病,不仅从不言笑,整日里愁容满面,茶饭不思,日渐消瘦。

秦穆公四处邀请名医,可一个月以来,秦宫中一众太医以及请来的列国名医均是束手无策。

又过了几日,雍州城内一队队的宫卫不由分说,在城内看到郎中就往宫中押送。

原来当时秦公严令秦宫太医令即日拿出诊治秦夫人的治疗方案。与秦夫人诊病,当然不能观面与接触,太医令悬丝搭脉许久,得出结论为秦夫人因为忧思过度,伤及脾本,导致饮食积滞,患了气虚血滞之症。

穆公问之,太医令谨慎答道:“此乃心脾两虚之证,或许夫人远离家乡,嫁与秦国,忧思过度,伤及脾本。脾志为思,思则伤脾。脾伤则不可为胃行其***胃纳失调导致。”

穆公问道:“那应该如何治之?”

太医令答道:“君上宽心,微臣拟个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子,加之疏导心情,自会好转。”那太医令考虑再三,开出党参、黄芪、白术、甘草等甘温药物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生血。又配以茯神、酸枣仁、远志等宁心安神。他自忖这等方子寻常安全,觉得毫无纰漏后,嘱药房熬药。

岂知这药方给那秦夫人服了一月有余,不但丝毫不见起色,竟是病情加重,每日烦躁易怒,一见汤药就将之打翻到地,不再服药。穆公大怒,将那太医令大骂一通,怒道:“三日之内,如果再找不到治病良策,你不用再来见我。”太医令惊惶之下,只好命人大发求医令,寻访名医。

太医令听手下人说,在雍州城中的神农巷有个回春堂,那堂中掌柜请了一名坐堂的郎中,那郎中不知使了什么手段,忽然之间就在整个雍州城内名声鹊起。

太医令被穆公一逼,心生一计,就想将城中稍有名气的郎中集中起来给夫人诊病。他倒不是希望寻的郎中真能治病,而是向秦公证明,这秦夫人的病治无可治。

那些被抓去的郎中依次进入秦宫之中为秦夫人诊病,好不容易轮到扁鹊,只见他不慌不忙,大步沉稳的迈入内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