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搞不懂怎么回事,这时薛博士悠悠回头道:“仔细想来,这确实不可能,不过不知道你注意到这里没有?”
薛博士说着就让余教授把手探到墙壁之间的一处缝隙去摸,余教授皱着眉头摸了半天,转眼喜上眉梢道:“是水!天啊,我居然忽略了这一点!”
我们都站不住了,忙让余教授告诉我们到底怎么回事,谁知这下林非自语似得说道:“移动迷宫。”
薛博士这才接过话头告诉我们,我们在这里所经历的一切都不是幻觉,而正是移动迷宫,就像一个轮盘,或者说像孔明车,也就是我们现在在一些古老的村落仍能见到的那种酷似车轮状的水车一样的原理,这就是被余教授所忽略的点,水流。
先前我们在上面看到的瀑布以及河流,都是这下面整个移动迷宫的能量来源,所以薛博士才会让余教授将手放在墙壁的缝隙处,因为其上会有水珠渗出,而且仔细感受的话甚至能够感受到水流的波动,没想到古人居然将这些水能资源都转化成了移动迷宫的一大部分,这是何等的智慧和实力?
要知道,水车相传是到三国时期才发明普及的,而在这座未知年代的远古遗址中,我们居然遇到了这等机关,难怪余教授会束手无策。
而当毛小六跟着林非进来的时候应该就正是遇到了迷宫移动的时候,所以林非走过拐角就不见了,直到我们下来进入了另一条冰封着笑尸的地道。
而我们阴差阳错就进入了迷宫内部,出来再回去自然就进入了另一条地道内的墓室,这也充分说明,迷宫的移动的异常缓慢的,因此这也完全解决了被人察觉出来的问题,再加上这地道内部用的全是黑色吸光材料,人走在其中根本很难发现出不同,这也是薛博士之前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出了冰壁隧道以后,所有的地道还是没有设置灯,甚至就连墓室也没有,古人根本就从概率上断绝了任何一个敢于进来的人的出路。
薛博士边说,边用匕首在墙上比划,他判断古人应该是在迷宫的边缘处修了很多水槽,当水流进水槽积聚到一定量时,迷宫就开始缓慢移动,这时这个水槽的水开始外泄进入临近的水槽,这能保证整个迷宫不会失去平衡,而是始终保持稳定,接着当迷宫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水流转而注入其他水槽,这就到了临界点,迷宫就会静止,一直这样周而复始,外面的地道也随之不断流转,千年如此,除非水流干涸。
所以,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静静地等着,等到下一次迷宫开始移动到临界点,我们面前的墙壁自然就会消失,而我们能不能回到来时的那条地道,这就得看我们的造化了,因为我们无从得知,古人在这个移动迷宫内修了几条迷道、几个墓室。
说完这些,薛博士还补充了一句,“不知道是不是我肤浅,因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认为,这个古墓就算是在唐朝最强盛的时期,也未必建得出来,在这昆仑山深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