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莽夫3(2 / 3)

大明少皇 喝水的犀牛 6373 字 2018-05-25

大派,各自占据一边,几乎天天打架。很好的保持了野性和战斗力。用他们来测试目前军队的战斗力,最好不过。”

“哥,照你这么说,我有点担心啊,这次训练可能真的会死人。”

“死人?他们是军人,不是平民。收起你的圣母心,好好看训练。”

“嗯?圣母心?哥,这是什么鬼东西…”

……………………………………………………………………………………………………

围栏大门处,几个拎着大木棒衣衫褴褛的金兵,缓缓出现在众人视野中。他们似乎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匆匆看了几眼后,就迅速退回了大门之内。接着便有粗野的喝令声响起,显然已经在准备应对明军的进攻。

没等田尔耕下令,其亲卫首领高举右臂向下一压,手下老兵迅疾排成三列平行军阵,居中一队人数较少,两翼人数较多。随着士卒齐齐一声断喝响彻荒野,队列成型严阵以待。

朱由校在掩体之中见到,心中暗赞:令行禁止张弛有度,田尔耕手下的这些老兵,果然是悍卒。

这时却听刘招孙和刘招弟双双“咦”了一声,就见两人从隐蔽处翻身而出,奔到高地,拿出单筒望远镜细细看着什么。朱由校察觉有异,也跟了出去。

“两位,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之处?”朱由校问道。

兄弟二人闻声,急忙收起望远镜。刘招孙拱手道:“皇上,左都督麾下士兵所列军阵名为荷包阵,因形似螃蟹,又被称为螃蟹阵。倘若敌军拥有大量火器、弓弩,此阵断不能用。但如果敌军没有,此阵进可攻退可守,威力无穷。”

“原来如此。朕为何没见过军中使用此阵?”朱由校又问。

刘招孙叹口气说:“末将义父刘綎,征讨西南叛乱时,因当地山高林密大军行动不便,而叛军虽缺少火枪弓弩但却善于偷袭。于是义父便结合‘本朝八阵’(注1)中的牡阵也就是锥形阵,自创螃蟹阵而成。

此阵本就灵活,又能根据敌情变化。敌兵左强,则本阵兵力偏左。反之,本阵兵力偏右。若敌军中路突袭,则以中军迎敌,两翼钳之。如敌分多队冲阵,则本阵也分多重迎击。更有以两翼一侧为小阵诱敌,其余幻化成大阵为伏兵的战法。但是…”

“但是什么,说”朱由校继续问道,心中早已叹服不已,可惜,天妒刘綎大将军。

…………………………………………………………………………………………

刘招孙惨然笑道:“当年萨尔浒之战,因朝廷催促甚急,义父仅率亲卫数百人前往迎敌。结果尽数战死辽东。而原留守四川的军队,在奢安之乱中也损失殆尽。所以现在除了末将与招弟,应该没有会使用此阵的将领才是。”

说罢,刘招孙紧咬嘴唇,沉默地看了看围栏处的明军,继续说:“当年义父平灭西南叛军,因为战况激烈死伤甚多,士卒中多有逃兵。如果末将没有猜错,现在使用此阵的明军及其将领,应该是当年的逃兵无疑。若如此,危矣。”

“这是为何?”朱由校急切的话音刚落,就听周围传来低呼之声。只见围栏大门处,金兵列圆形阵出现。虽然相隔甚远,依然能明显感觉到,金兵阵中传来的浓烈杀气。

刘招孙垂下脑袋,暗自神伤道:“皇上,螃蟹阵唯一的要害在于中军,非万人敌不可当主将。末将义父刘綎,自然当仁不让。但倘若中军乃普通将领,若遇悍敌强袭。则如以巨石砸背,军阵必破。因此眼前之螃蟹阵,徒有其形而已。恐怕…皇上,让他们撤退还得及。”

刘招孙与刘綎一样,极为重情重义。虽然那军阵中的士兵,十有八九是当年的逃兵。但刘招孙依然想救他们一条性命。因为义父的血海深仇,他誓言此生必报!!!

虽然如今,当年义父麾下威震华夏的强兵,早已星散花落,他也很想将他们再次集合,那怕是逃兵也要。他要领军杀向辽东,血债血偿。天下无敌的刘家军,重临沙场之日,便是报仇雪恨之时!!!

………………………………………………………………………………………………….

朱由校听出了刘招孙的话外之音,心中虽有触动,但依然冷漠而坚定地摇头说:“刘招孙,军人为国死难,乃最高荣耀。但大明军队只能有不死不休的信念,不可能为谁保留火种。你和刘招弟,都在这里好好呆着,不准乱动。违令,斩无赦!!”

刘招孙自知理亏,颓然拱手道:“是,皇上,末将遵命。”说罢,他颤颤巍巍地举起望远镜,迟疑了片刻,终于把眼睛凑了上去,他想再看昔日同僚一眼…

金兵圆阵向前缓缓移动,明军军阵也毫不示弱地迎了上去。金兵头领高举木棒一挥,整个圆阵开始迅速向前。明军阵中也有军令发出,军阵两翼开始向外展开,如同一只怪兽,挥舞着钢牙铁爪,准备死死钳住金兵军阵,将其撕裂搅碎。

两军士兵沉重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