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苦蝤(续)(3 / 7)

三国孔邑传 驴板肠 12959 字 2017-05-30

,命常山郡司马孔邑率军至高邑与佐军司马、州兵马掾麴义合兵屯守高邑,紧接着从巨鹿郡传来下曲阳失陷、张牛角率十万精兵不日南下的消息。攻陷下曲阳对自号“将兵从事”的张牛角意义重大,因为他打的是黄巾军的旗号,而下曲阳有一个占地五十亩的京观,乃是去岁十一月皇甫嵩以十万黄巾俘虏的尸体封土所筑,因此攻占下曲阳也算是替十万黄巾亡灵报了仇。另外张牛角攻占下曲阳后,亲自带人前往“京观”祭祀大贤良师张角,一时冀州各地的黄巾余党纷纷前来投奔,全军士气高昂。

“‘十万精兵’怕是虚言,不过六七万总是有的。”孔邑心想。与其跟对方正面交手,孔邑心里其实更倾向于正面防守,再派一军断其后路,不过军令难违,孔邑只好率一千多孔家军、四千多郡兵前往高邑,与麴义合兵一处,屯守高邑。

五月下旬,张牛角率军攻下杨氏后,便将巨鹿郡郡治瘿陶团团围住,因州治高邑距瘿陶只有五十余里,于是巨鹿太守连忙派人向高邑求援,王芬接报后犹豫不能决。孔邑献正奇之策:“兵分两路,一路为奇,快速攻取杨氏,截断对方粮道;一路为正,救援瘿陶,等对方粮草不济撤军之时再衔尾追击,必大败之。”可惜王芬不予采纳,佐军司马、州兵马掾麴义请战救援瘿陶,王芬亦是不许,于是孔邑、麴义只好驻守高邑,原地待命。麴义久在西凉,擅长羌战之法,于是孔邑每日除了练兵,便是虚心向麴义请教羌战、步卒对骑兵等战法。

五月底,张牛角率军攻城时不慎中流矢死,临死前命部下尊奉褚燕为帅,于是褚燕改姓张,唤作张燕,以表自己乃是承张帅之志,但是原张牛角部将杨凤不服,当夜便率军离开,回中山而去【3】,张燕见瘿陶城坚难攻,军中伤亡众多,也撤军回了真定。王芬得知此事后大喜,命巨鹿太守率兵收复下曲阳,孔邑回军元氏,麴义屯守高邑。

孔邑回到元氏后才得知陈祯在陈家被平反之后,尽数捐出了还给他的田地、财物等,留书一封后,与陈达二人飘然而去。陈祯的书信非常简短,除了恳请孔伷父子安顿好原白石山山贼中的妇孺外,只有一首名为《苦蝤》的诗歌:

《苦蝤》

修文武兮陈子祥

冯相举荐赴雒阳

游太学兮志气长

惊闻剧变心惶惶

隐姓名兮匿山中

血海深仇一朝偿

苦人生兮何所归?

蜉蝤旦生暮已亡。

读完陈祯的书信,孔邑心中感慨万分:“心中有执念时还可专心为之苦苦奋斗,但是执念实现之后又该如何呢?人生的归宿到底在哪里?人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原白石山山贼有四千妇孺,其中孩稚两千多,妇女一千多,原三公山山贼中亦各有数百孩稚和妇女,这些妇孺中大约一半是常山郡兵或待安置流民的家眷,而剩下一半则或是孤儿寡母、或是父母双亡,皆无依无靠之人,于是孔邑与父亲孔伷商议之后,决定让寡妇与孔家军、常山郡兵自由婚配,剩下的数百孩童则尽数购为孔家奴、婢,以活其命。

没想到此事传出后,元氏附近的流民和不少原山贼妇孺纷纷涌至郭家坞,乞求孔邑收留他们的儿女。看着眼前一个个面黄肌瘦、一脸乞求的孩童,孔邑不忍拒绝,便将他们尽数留下,又命孔勖从郭家坞仓库中取来购钱和粮食,并言:“灾祸之年,我孔家暂时替你们抚养儿女,等你们生活安定下来,再来把儿女领走即可……”陈留孔伷父子仁义之名一时传遍冀州,共收留了两千多男童、数百女童。

经过“左秀讨要舞姬”之事后,孔邑决定鼓励孔家军、常山郡兵娶妻生子、购置田宅。正所谓“食、色,性也”,军中严禁奸(和谐)淫(和谐)妇女,而士卒大多正值青壮,若生理欲望长期无处发泄,必不利于军心;此外,很多郡兵曾为山贼,若是他们在元氏有了家眷,便会心甘情愿地守卫家园,难生反心。

身中四箭、失血过多的吴疆最终挺了过来,经过一个月的修养,伤势已经基本恢复,吴疆舍身挡箭,立下大功,被孔邑越级提拔为亲卫步卒队率,统领五十亲卫,与秦泽昼夜随侍左右。

那个被来异在郭家坞外救下来的郭家骑奴自然是田汉,也就是当日在苏阳谷道险些射死孔邑的刺客。原来蔡胤、郭家、梁家决定联手对付孔伷父子后,便开始秘密招募死士,并制定了在孔邑西击山贼时突然发难,同时刺杀孔伷父子的计划。本来蔡胤还稍有些犹豫,可不久便截获了孔伷弹劾自己的书信,于是下定决心,与郭弘等人秘密安排了四拨人马,务必致孔伷父子于死地。

四拨人马中其一是携带毒箭、埋伏在苏阳谷道的田汉,争取对孔邑一击必杀;其二是十几个重金募来的幽州刺客,混在孔邑亲卫中伺机出手;其三是蔡彪、郭咸、郭豹所率步骑,在苏阳道口趁乱伏击孔家军,争取全歼其众;最后便是夜袭县寺的数十名刺客,先从元氏狱中救出梁奂,再刺杀孔伷。可惜最终四拨人马皆败,虽然田汉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