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招募人才(1 / 2)

倒爷很忙 大佬板着脸 2726 字 2017-05-30

和大多数人一样,第一次来参观徐强的工地时都被惊得目瞪口呆。朱木匠隶属于少府下辖的考工室,曾和同事一起在上官的组织下多次来鸿固原看电视,有一周的节目主题就是《传统木工工具》,当时朱木匠就觉得电视里所介绍的刨,钻,架锯等木工工具实在是太先进了,使用这些新式工具能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但来工地的木工厂参观后发现相对于这里的木工工具来说,电视里介绍的木工工具也是非常落后的。

就拿制作木板来说,按大汉朝的做法是先用墨斗沿着树干侧面弹一条直线,然后用斧头沿直线砍出一条口子,再在口子里打进一排木尖,把树干撑开,再用斧子削平……这样制作木板良率低,浪费大,而且很耗时。

后来考工室仿造电视里制作了一批新式工具,制作木板也采用新的方法:第一步还是先用墨斗沿着树干侧面弹一条直线,然后就不用斧头砍了,而是由两个人拉着新式锯子锯开,再用刨子刨平刨光……这样制作木板的效率提升了,制作出来的木板的质量也提高了,而且还大大节省了材料。

但和徐强工地的木工工具相比还是弱爆了,徐强这锯大树干用的是柴油机锯床,工人把树干抬上锯床,然后往前推,眨眼功夫木板就锯出来了,比之先前两种木板制作方式快了千倍万倍,而且锯出来的木板笔直,厚度均匀,木板的厚度还可任意调节且丝毫不差……总之各种优点让朱木匠和他的同事们感叹不已。

……

帐篷里徐强就着PPT给朝廷派来的一众官员和工匠们讲解着廉租房和新市场的建设方案,由于大汉钢铁产量严重不足且没办法生产钢筋,计划采用竹筋混凝土代替钢筋混凝土,廉租房的高度不超过五层(虽然徐强听说古罗马有十层高的公寓,但徐强不打算攀比,以安全为重),每层配一个公共卫生间,下水管采用陶管……

说到这里有人提出疑问,“徐老板,我觉得在每层都建公共卫生间不合适,因为陶管易碎……”顿时所有人想到了屎尿四溅的场景。

“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有问题就应该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轻易放弃。”徐强这句话说得那人有点不好意思,“关于陶管易碎这点我也知道,并且想到了一个解决方案供各位参考——每栋楼修一个独立的管道井,下水管都安置在管道井里,这样下水管既不易受到破坏,也不会因为管道破损而影响到楼内居民的生活。”

然后徐强继续讲解,讲的很详细,甚至包括门窗铰链的设计也给出了多种方案。

……

“大人,不好了……”一小吏冲进帐篷,对着正在听徐强讲座的京兆尹赵广汉喊道。

“何事惊慌?”

“大人,那帮游民造反了,打了官差……”

“胡说八道!”赵广汉连忙喝止,造反可不是随便能说的,牵连甚大。

“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徐强早就预感到拆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朱大通,出身在弘农一屠夫家,家里还算殷实,进庠序读过几年书,其人讲义气,好交朋友,常年游荡在三辅之地,在江湖上也有些名气。今年徐强大量收购物资刺激经济,有许多弘农一带的人也赶来长安淘金,这些人大多以游侠混混和手工业者为主,也听说过朱大通的威名,于是在受欺负后都找老乡朱大通出头。

来自弘农一带的人为了对抗长安本地人的排挤和欺压渐渐的形成了一个以朱大通为首的帮派性质的团伙,朱大通这人也颇有经济头脑,刚开始他组织那帮弘农人进行分工协作,一起挖掘和运输沙石赚钱,在得到大家的信任后又集资开设饭馆旅舍,倒是在短短的时间内赚了不少钱。

今天带头闹事的就有这朱大通。徐强和众人赶到现场时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严重,游民虽人多势众,看上去气势汹汹但实际上都比较克制,毕竟他们闹事也只是为了求财,并不是真要和朝廷官府对抗。

最终游民派出代表和官府谈判,徐强也参加了。在徐强的利诱促使下,三方很快达成了协议。官府给出的拆迁补偿是给每个有劳动能力的游民安排一份工作,并预支三个月工资(1000钱每月,这还是徐强费尽口舌为游民争取到的高工资),如不愿接受工作安排的补偿1000钱。徐强的承诺就大方多了,也是招募人工,但给出的工资是3000钱每月,不过也有限制条件。一是只招募有才艺的人(就是会唱歌跳舞,表演杂技之类的表演才艺),主要招募对象是伶人戏子,流莺艺伎之类的人。二是必须接受剃发易服(这点是让古人最难接受的)。三是没有某些难言的隐疾(徐强觉得这类人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必须请太医监的太医来体检)。四是必须遵守徐强制定的规章制度,注意个人生活作风。

对于一般百姓来说剃发易服是很难接受的,但对在江湖上流浪的伶人戏子,流莺艺伎来说却一点也不难接受,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放弃了尊严的人。徐强招募伶人戏子,流莺艺伎的消息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