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新问题(1 / 2)

燎唐 那一片白桦 2488 字 2017-05-29

报复,高汉知道李嗣业也是个不肯吃亏的主儿,这是在拿奴隶练兵这事儿来气自己,以报当初被自己耍戏之仇。

“要知道火药即使保存的再好那也是有时限的,到失效的时候我就不信你不来找我!”

凭借驴子的脚力想要追上李嗣业不过是一时半刻的功夫,不过此为兄弟之间无伤大雅的玩笑而已,不值得小题大做让李嗣业在部下面前颜面大失,所以高汉只好一笑了之,暂且把这茬记下。

高汉返程渴塞城,拔汗那王阿悉烂达干已然接到了通报,不过他现在真珠河北岸招抚突骑施部落不在城内,只好委派臣下负责照应高汉一行。

对于只有家牧业支撑的拔汗那而言,商业贸易一直是其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支柱产业,所以战后重新开通商路很重要,高汉恰好在这个时候给拔汗那带来数种大宗商品。

商人的嗅觉都是异常敏锐的,拔汗那拥有大量丝绸、瓷器、神锅,以及神奇的茶饮的消息不径而走,短短月余便有无数商贾带着各地的特产云集渴塞城,往来贸易更胜从前。

随着安西高氏产品源源不断的输入,高汉着力打造拔汗那为商品总代理的举措不仅让阿悉烂达迅速稳定了国内的局势,也使渴塞城成为继突骑施之战后药杀河北岸第一个商品集散中心,这对拔汗那国提升国际声望、增强国力无疑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阿悉烂达对高汉的感激无以复加。

“我王特意在城中扩建了一处商馆为高氏使用,另派数十兵将看护,还请高帅回去后选派能人前来打理。另外,考虑到高帅收容了许多奴隶,我王怕归程生变,特意命令我带三百兵将随行护送。”负责招待高汉的官员如是说。

这些举措都并不在两家协议之内,足见阿悉烂达干对高汉以及高氏出产重视到了何种程度。

由拔汗那人备齐物资,在军队的护送下,半月之后高汉一行数百人顺利到达碎叶境内。

与拔汗那人辞别前高汉抱拳相谢道:“请转告贵国国王,我只有一句话:君不负我我必不负君。”

之前来碎叶的龙啸云和麹思海早得了消息,出迎十余里把高汉他们接到了碎叶治下的小城叶支。

叶支城紧邻热海位于碎叶水南岸,西北二十余里便是大唐直属最远的军事重镇、曾经的安西都护府、李白出生之地——碎叶,东北十余里与叶支隔河相望的则是又一军事城关——裴将军城。高汉欲带人北上金山,叶支和裴将军城乃是必经之路。

千人入城着实麻烦,光勘核过所、清点人数就让守城的唐兵忙了好一阵子。安排住处又用了半晌,好在龙啸云和麹思海早有准备,一切还算顺利。

安顿完毕,石雅带着教徒和奴隶去休息,高汉等一众将领一起宴饮。

席间,高汉向龙啸云问起这边的形势:“阿史那昕招揽突厥旧部的事进展如何?”。

“哎,虽说阿史那昕已被正式册封为十姓可汗了,但招揽一事并不顺畅……”

提及此事,龙啸云放下了酒杯一脸无奈,经他解释高汉才了解到大唐朝廷在这件事上的决定确实是有点想当然了。

话说突厥本是柔然锻奴,后破柔然兼并数十部立国,从此称雄大漠南北。然而自大唐开国以来,突厥屡受重创,而且每次重创之后都会产生分裂,由前突厥逐次分化为兰、西突厥、后突厥。

兰突厥早灭,西突厥十姓部落因阿史那贺鲁叛唐被平,彻底绝裂成五咄陆和五努失毕两大部,由兴昔亡可汗兼崑陵都护阿史那弥射和继往绝可汗兼濛池都护阿史那步真分治。

而后数十年间,两大西突厥可汗内讧,加上后突厥汗国建立寇侵和西突厥别部突骑施的崛起,十姓部落逐渐散亡殆尽。时至今日,作为正统王族的阿史那氏在西突厥旧地早不复当初威望,已成昨日黄花。

突厥衰落,原本隶属突厥的各族却纷纷壮大了起来,突骑施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作为大唐在河中曾经的代言人,突骑施在河中的统治较突厥人开明,又因竭力反抗大食东侵,所以比较受河中诸国的拥戴,其模仿开元通宝发行的突骑施可汗钱能作为河中通行的货币便是有力证明。

然而野心随着部族的壮大而膨胀,这似乎是每个掌权者的通病,狂放不羁的游牧部落更是如此。

在与突骑施边贸摩擦一事上,除了有大食的挑拔、大唐边将处事有失公允之外,也不乏苏禄可汗想改弦更张、称尊道寡的因素在里面,否则也不会做出并立唐、吐蕃、后突厥三地女为可敦的事情来。所以尽管大唐朝廷杀了挑事的边将也未能平息事态,最终导致了两家兵戎相见。

不过,虽然突骑施败了,内部产生了分化,但以处木昆部的阙律啜莫贺达干为首的黄姓突骑施人却得了领导权,目前正在加紧整合所有突骑施和突厥部落,俨然有成为大唐新的河中代言人的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大唐打算重新启用原突厥王族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