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背水一战(1 / 2)

御龙弑天下 不義 2419 字 2017-05-29

石达开从容应对杨在兴各种对策,杨在兴有点棘手问道:“知道对方是谁吗?”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

“石达开?何许人也?”

“报——敌军攻破城墙,向城内涌来。”一斥候报道

“什么?给我挡住!来人!随本将军前去杀敌!”

王礼这边也得到消息忙派人增援,双方厮杀在一起,至于后来怎样暂且不说。

且说陈庆之大军,到了广西很快包围,洪秀全得到这个消息心中大叫不好若是丢了根据地岂不完了?于是下令,太平军撤退。

太平军一撤清军的压力便少了许多,王礼想是时候了,便召集全军,鼓舞士气,准备背水一战。

王礼站在点将台上威风八面他踱了几步道:“‘闻风声潇潇,看铁骨铮铮,

听金戈铁马,观白袍布阵。

将军横刀立马阵前,只需脱帽退万敌。

威风凛凛一骑当先,一声令下攻城拔寨;横扫全国何人不服?’将士们知道这是谁作的吗?”

底下将士无一做声,王礼接着道:“这是陛下为我们这些戍边将士而作的,我们大清自有史以来就没有打过败仗,窝囊仗,我想兄弟们也不想如此吧,他们是人,我们也是人,有何不同?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打赢他们?因为我们人心不齐!我大清军是什么?战神!我们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云南有我,不失!”

王礼一席话说的将士们热血沸腾恨不能现在就去战场杀敌,齐声呼:“我们是战神!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云南有我不失!”

待众将士说完后王礼深感遗憾的说道:“可惜,我军粮草不足,只能背水一战!”

此话一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怎么会这样?”

“我们岂能坐以待毙?反正都是死,倒不如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背水一战!”

“大军听令!开城与敌军血战!”

清军个个都抱着必死的决心战斗力大增,大西军猝不及防,被打得败溃。

大西皇帝冉暝下令撤退,云南之围算是解了,打仗,士气胜于兵多。

话说,陈庆之知道洪秀全会带大军匆匆回赶便在其必经之路泗城府、思恩府、庆远府三府的交界处郡林隘设下了埋伏欲一举歼灭太平军。

陈庆之认为太平军一定会从那里经过回到首府桂林府,鳌拜却不以为然,毕竟是老将他有些不服初出茅庐的陈庆之除了不服外还看不起陈庆之,因为陈庆之是汉人,鳌拜刁难道:“大元帅,请问你怎么知道太平军就一定会从郡林隘口经过?我们攻打的可是他们的老巢浔州府,他们难道会弃老巢而不顾?笑话,天大的笑话!”

鳌拜的话让军中满族将领议论纷纷,都表示不信任汉将,洪承畴不语他也是汉人,很同情陈庆之,甚至有点为他担忧。

陈庆之听了鳌拜的话知道他在故意刁难自己,笑了笑道:“鳌将军勿怪,请听本帅一言,这浔州府是太平贼的老巢不错,按常理他们也会驰援浔州府,但是,相比而言,浔州府并没有首府桂林发达,桂林自古就有山水甲天下之称,且兵家必争。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

秦始皇(前214年)置桂林,象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当时的桂林郡治在布山,位于今天的桂平市西南。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一说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

东汉改属始安侯国。

三国先属蜀,后归吴。

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

南朝改为桂州。

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

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

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

光化三年(900年),属静江节度。

唐初地方设州、县。岭南45州分属广州、桂州、容州、邕州、安南5个都督府(又称岭南五管)。

655年以后,5府皆隶于广州,长官称为五府(管)经略使,由广州刺史兼任。

756年(肃宗至德六年),升五府经略使为岭南节度使。

862年(懿宗咸通三年),岭南道划分为东、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

五代十国先后属楚和南汉的桂州。

宋时,前属广南西路桂州,后属静江府。

宋代地方行政制度分路、州(府、军)、县三级。

997年(宋太宗至道三年),广南路分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治所在广州,西路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