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回家(1 / 2)

昭君传 三人行有我师 2466 字 2017-05-28

也许是去年的大旱,不少穷人饿死了荒野,也许是上天对百姓惩罚已经到期,也许是打了个小盹的雨神终于看到了百姓的祈求。

这一年的北方大地,风调雨顺,粮食丰收。

站在院中的昭君紧紧闭着双目,聆听着回荡在寺院之中的诵经之声。

直到诵经之声结束,她都没有睁开眼睛,也没有丝毫动作,仍然一动不动,就像是陷入了某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中一般。

听着自己的呼吸,心跳,脉搏,甚至血液流动的声音,那是那么的悦耳,那么的动听,那么的富有生机。

一个不满六岁的孩童,能如此静下心来倾听自己,这是一件多么难得事情,可娄昭君偏偏就做到了。

其实刚开始,她也无法静下心,特别是得知只有三色三生三相三劫石完全变成白色才可以离开大昭寺之后,她几乎每个一个时辰便会取出来一看,可越是如此,那块石头越是没有丝毫变化,渐渐的她取出石头的次数越来越少,到最后甚至已经忘记了那块石头的存在。随着时间推移,她那颗烦躁的心在诵经声的渲染之下也渐渐宁静了下来。

平静,一个原本不属于这个年纪孩童应该有的情绪出现在了她的双眸之中。

坚定,一种本不应该走进孩童心中的心态却偏偏走进了她的内心。

无我,一种只有修行了数十年高僧才有的境界同样出现在了她的身上。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成长吧,再经历了劫难之后才有的蜕变,就像蝴蝶一般,只有勇敢挣脱桎梏,才能破茧为蝶翱翔花海。

直到身后脚步声传来,娄昭君才睁开双目,婉儿一笑。

“子信师兄,是不是又挨师傅罚了?”

“你怎么知道?”

“嘻嘻,这是秘密不告诉你。”

“师傅让我抄写经文十遍。”

“我帮你。”

“不行,师傅说了,若敢找你帮忙,就抄一百遍。”

“其实抄写经文也是一种修行,这样你就可以更加深刻的领悟其中之意。”

“斋饭给你放这里了,我还要抄写经文。”子信垂头丧气的离开了禅院。

冬,不期而至,带着大片雪花。

娄昭君怀中的三色三生三相三劫石早已经通体雪白,可她并告知玄慈,更没有让人带信,让父亲来接她回家。

她在享受,享受这难得的宁静,享受朝夕两次诵经之声的陪伴。

因为她知道,一旦离开大昭寺,自己将再很难听到如此动听的诵经之声。

因为大师傅今年盛夏大病了一场,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

时间总是那么匆忙,特别是在你想要留住的时候,它更加速度飞快。

一辆马车出现在了地平面上,方向正是大昭寺。

“时间真是飞快,不知不觉,你已经在大昭寺住了一年的时间。”子信打破安静说道。

“子信师兄可是不舍得我离去?”

“我是担心我教你的经文,你回去之后会忘记。”

“那好啊,以后每年都来给师兄背诵一遍经文。”

“要去向师傅辞行吗?”子信连忙说道。

“嗯。”娄昭君收起笑容郑重的点了点头。

玄慈的禅房之中,娄昭君给玄慈行着跪拜大礼。

“天地之度,在于容,人心之交,在于诚,善就是佛,佛就是善。”玄慈喃喃说道。

娄昭君坐着马车离开了大昭寺,在子信不舍的目光之中渐行渐远。

“师弟,身为出家人,红尘俗事早已经与我们无关,一心向佛才可领悟大乘佛法。”一名年纪颇长的僧侣拍了拍子信的肩膀说道。

“师兄教训的是,师弟这就回去抄写经文。”

赶车之人是葛老头,车厢之中母女二人紧紧的抱在了一起。

“君儿,你心中是不是还在怨恨娘亲没有早日将你接回平城?”

“君儿没有。”

“真是苦了我家君儿,小小年纪就经历此等磨难。”

“娘亲,爹爹呢,为何没与你一同前来?”

“你爹爹他南下还未归来,若不然定会亲自来接君儿回家的。”

“一年未见,小妹可乖?”

“昭仪甚是乖巧,待你见到就知道了。”

“春秀姑姑呢?”

“春秀姑姑也好的很,就是时常想起你。”

“二娘呢?”

“你二娘也好,而且你还多了一个弟弟。”

“娘亲又生小弟弟了?”昭君一脸惊喜的问道。

“是你二娘,为你爹爹生下了男丁。”冯氏白了昭君一眼笑着说道。

“二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