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佛与道(1 / 2)

昭君传 三人行有我师 2394 字 2017-05-28

昭君虽不太明白大人们之间的勾心斗角,可还是从柳氏等人的眼神中读懂了对余生师徒二人的嫌弃。

自打昭君出生以来,府中便只有她一名孩童,平日没有人陪她玩耍,余生虽然相貌丑陋可却是昭君的第一个玩伴,不知是出于对玩伴的珍惜还是看不惯柳氏等人的所为,昭君时常会将自己的吃食剩下一些,悄悄的送给余生。

娄家大小姐对待自己与他人截然不同的态度,让余生心中感觉到了温暖,这是自打他记事以来,除却师傅之外第一个不用怪异的眼光看自己的人,慢慢的余生对于娄昭君态度也有了转变,不再躲避,会傻傻的听昭君大小姐称呼自己为黑小子。

“余生,你跟随师傅多久了?”一日老瞎子将余生喊道身边问道。

“余生不知道。”

“那你可知师傅为何给你取名余生。”

“余生不知。”

“余生的余生是余生,余生又会是谁的余生啊。”老瞎子自言自语道。

“师傅老了,走不动了,余生陪伴师傅走遍了江河山川,领略了众生百态,可懂师傅所修何道?”

“自然之道。”

“是啊,自然之道,那你可知为何师傅从来都不传你道法?”

“余生不知。”

“算天伤命,相地违气,问心失德,师傅这一生已经九死一生,你绝不能再步师傅的后尘了。”

“余生不想离开师傅。”余生抬头看着老瞎子坚定的说道。

“天下哪有不散的宴席,何况师傅老了,余生也该有自己的人生了。”

“可余生还是不愿。”

“愿不愿,天之命,随缘极好。”

“余生,你觉得娄府如何?”老瞎子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纠缠,而是话锋一转问道。

“乱世中的安静之所。”

“这几日随我出去一趟。”

从娄内干离开平城到返回,前后用了不到一个半月的时间,也许是准备的充分,此行格外顺利,甚至连个阴雨天都未曾遇到。

可越是如此,娄内干的心中就越是着急,因为城外的数百亩良田已经整整两个月未曾喝到一滴甘露了。

安顿好货物之后,娄内干没有回平阳巷,而是直奔城外而去。

炎炎夏季在不知不觉中进门了人们的生活,北方大地在烈日的炙烤之下显得有些疲惫无力,田中禾苗蔫头耷脑,没有半点生气。

看着自己辛苦了数月的成果即将被烈日晒干,娄内干是急在心中,愁在田间。

一场场盛大的请龙王求雨仪式随之在城外举行,不少家有良田的贵族都亲自跪地祈求老天降下雨水,解百姓之苦。

可每次祈福求雨换来的却只是一片雷声,雷声过后,黑云散去,一滴雨水都没有降下过。

求天无应之后,人们将目光转向了山间尚存的几条河流。

一时间漫山遍野都可以看见车拉人挑,灌溉农田的热闹场面。

山中泉水本就不盛,又逢旱季,哪能经得住这般折腾,几日的时间,山间便断了河流。

没有了山泉,人们开始挖井养田,可诺大的一片农田,几口水井怎能完全养活。

疲惫乏累的娄内干骑着大黑向着大昭寺而去。

当他看到玄慈禅房中所坐之人后,整个人楞在了当场。

“前辈。”娄内干轻声喊道。

“内干。”坐在玄慈禅房中的老者不是别人,正是带着余生消失了一段时日的老瞎子。

“玄慈大师。”娄内干这才反应过来,双手合十说道。

“你们认识?”玄慈好奇的问道。

“岂止认识,老夫这条命都是内干所救。”老瞎子说道。

“娄施主请坐,此事道友可得好好给老衲讲上一番。”

“此事还是从六年前说起…..”老瞎子说着讲诉起了当年娄内干如何下马救他,以及如何将他送到怀朔镇之事。

“没想到娄施主还有下马小子这一称呼。”玄慈笑着说道。

“让大师见笑了。”

“当初若非内干下马用刀放尽我体内蛇毒,恐怕就无今日你我的一番论道喽。”老瞎子感慨道。

“道友道法高深,让贫僧茅塞顿开,娄施主功不可没啊。”

“大师佛法精湛,也让老道豁然开朗不少。”

“两位大师缪赞了。内干愧不敢当啊。”

“哈哈哈。”

看着谈谈笑风生的三人,余生迷惘的双眼闪出了一道精光,第一次举起手将两桶鼻涕擦了下去。

“娄施主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来我大昭寺不会是专为风道友而来吧?”玄慈收住笑声看着娄内干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