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03年秋,北魏出兵南梁,一场数年之久的战事就此拉开了序幕。
魏梁之战再次斩断了刚刚畅通不久的商路,丝绸,瓷器,茶叶等南产价格随之疯涨,仅仅数月的时间便到了平民只能奢望的地步。
娄内干的数百亩良田再次大丰收,为了支持大魏出兵和保住武敬的军司之位,他一连捐出了数千担粮草。
秋后的娄宅颇为安静,娄内干自将田中作物都收回之后,便很少离开宅邸,整日呆在府中,要么陪着冯氏,要么教昭君识字。
至于上次从南方带回的大批货物,他并未出手,而是静静等待着更好的时机。
北方的秋天总是那么短暂,人们还未来得及享受秋意,一夜之间,树上的叶子便落了个精光,黄色的树叶在清晨众人醒来时,落满了整个后院的池塘。
昭君又长大了不少,加上娄内干这段时间的亲自教授,活脱脱的就像一个小大人一般。
看着昭君一天天的长大,奶娘柳氏不由自主的便会想起自己那数年未见的孩儿。
“三年了,也不知道我家兰儿还记不记得我这个娘亲。”
“春秀,要入冬了,你也该添件棉衣了。”冯氏吩咐道。
“是,夫人。”
“对了,记得带上奶娘,她也该给自己置办一件新衣了。”
午后,待冯氏歇息之后,春秀与奶娘柳氏二人结伴离开了娄宅向着城中的裁缝铺而去。
因为战乱的原因,平城守兵多数都被调往了南方,青壮男人的身影极为少见,加上寒冬将至,整个平城都显得萧条了不少。
奶娘柳氏至从得知王家离开平城之后,便极少离开娄宅,今日难得夫人恩准,离开平阳巷之后,整个人显得欢愉了不少。
春秀也一样如此,少女心态在这一刻完全体现了出来,对于街上的各种新奇事物都十分好奇,二人每走到一处都会停下脚步小声议论一番。
但也多数都只是看看,并不会买下,毕竟她们都是穷苦出生,在娄宅辛苦挣的那些银两都恨不得一个掰成两个花,哪里会舍得花在这些无用之物上。
“春秀姑姑,这家裁缝铺面不错,可要进去看看?”柳氏打量着眼前一间占地极大的铺面说道。
“奶娘,你疯了不成,我听夫人说过,这件裁缝铺在平城都可排进前十,一件衣裳最低也要十两银子,平日里也只有那些贵族的夫人小姐才舍得在这里置办新衣,我可舍不得花十两银子做件棉衣。”春秀小声说道。
“什么,一件衣裳要十两银子,这未免也太黑了吧?”柳氏震惊道。
“黑?我可听夫人说城中的月秀坊一件衣服起价都在百两以上,而且即便你有银子,人家也不一定给你做。”
“这是为何?”
“听说那月秀坊的女工多数都是宫中退下之人,手工极为高超,用料也是最好的,除了城中达官显贵,一般人很少能穿上月秀坊的衣裙。”
“这,这,这,一百两。”
嘀咕着二人不知不觉又走到了一间铺面之前。
“那这间如何?”柳氏问道。
“这间价格还算合理,用料也极为讲究,你可以进入看看。”春秀说道。
“怎么?难道春秀姑姑不一起吗?”
“我,我,我就不进去了。”
“看看有何妨,又不一定非得在这里买。”
“我与前面一家裁缝铺的师傅颇为熟悉,我还是到他哪里去看看吧。”春秀说着快步向着远处走去。
“春秀这是怎么了?“看着春秀如此匆忙的离去之后,柳氏疑惑的嘀咕了一声便不在理会独自向着店铺中走去。
“夫人,里面请。“看到有客临门之后,店中伙计连忙招呼道。
店铺虽然不大,但货架上摆的布匹却不少,而且花色齐全,看的柳氏一阵眼花缭乱。
“夫人可有看中的花样,可要小的为您取下来。“
“我再看看。“
“夫人气质儒雅,高贵如玉,一看就是富贵之人,您看这款如何?“店铺的伙计哪一个不是懂得察言观色之人,看到柳氏犹豫不决之后,连忙吹捧道。
“真的吗?“听到伙计如此赞赏自己之后,柳氏有些羞涩的问道。
“小的怎敢胡乱恭维您,就凭夫人的美貌,若是再有一件衬托您气质的衣裳,我敢保证,走到大街上,必定会让人羡慕不已。“伙计继续恭维道。
“这个颜色会不会太艳了一些。“听到伙计的话之后,柳氏脑海之中不禁出现了一副自己走在大街上,众人投来羡慕目光的场景。
“夫人若是觉得这个颜色过于艳的话,不妨看看这款,稳重而不失高贵。“伙计又换了一个花色说道。
“还是有些艳。”柳氏纠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