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六指儿(2 / 3)

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但是风四却一脸骄傲地说:“自打你四叔进了这行当,祖师爷赏饭吃,从没打眼过,这就是自信!”秋麦落每次想起来都忍俊不禁,她笑着大步走进店里,看到莫明和风四坐在茶桌前,品着香茗。

“师父,四叔,你们两位兴致真好!”秋麦落笑着说。

“小落,来来,你师父说你遇到了邪术,有没有受伤啊?”风四放下茶杯,朝着秋麦落招手道。

“四叔,我没事,”秋麦落回答说,“多亏了您给我的玉符。”

“你师父跟我说了玉符的事情。”

秋麦落忙问:“那玉符的来历您知道吗?”

“我小时候听师父说过,师爷年轻的时候正赶上军阀混战,国家动荡,他们这群靠挖土为生的人就趁着兵荒马乱全国搜寻古墓。后来师爷他们打听到四川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墓,这个玉符就是从古墓里挖出来的。建国后,师爷还曾带着师父和小师叔去过那个古墓,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三个人回来后对古墓遮遮掩掩,讳莫如深。再后来我师爷和师父都去世了,所以我也不知道古墓具体位置在哪里。”风四解释道。

莫明问道:“你小师叔呢?”

“我小师叔虽然还健在,但是他是个跑江湖的,闲不住。我师父十几年前去世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他。上个月听以前搭伙儿的人说在江浙一带见过他。”风四说道。

“江浙一带?你师叔叫什么?”莫明继续问道。

风四回答说:“小师叔叫姚翰祥,外号‘六指儿’,年纪跟我差不多,大概五十来岁。”

“六指儿?”秋麦落觉得这个名字很奇怪。

“因为小师叔左手多出来一个小拇指。”莫明解释说。

“四叔,你有没有小师爷的照片?”

风四反问道:“你们真打算去找他?”

“嗯,只有找到玉符的来历,才有可能破解石室里的血祭。”秋麦落回答说。

“既然那个血祭这么危险,你们就别管了。”风四十分不理解他们执着的原因。

莫明却一脸严肃地说:“风四你记不记得我是为什么去找小落的。我和小落都认为是有人故意把我引到凤舞古城,让我知道血祭存在的。所以即使我不主动去查,他们总有办法迫使我去做,”忽然莫明脸色多云转晴道,“秦翱说如果我们帮他破解了血祭,必有重谢。”

秋麦落听完后不禁感叹:“怪不得那天他说要跟我们一起去找古墓,原来早把您买通了。”

“小落啊,这怎么能叫买通呢?这是合作共赢。”莫明笑眯眯地说。

风四见两人对寻找古墓的决心这么大,也不再劝解,回身从柜台后面的抽屉里拿出一本相册,将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抽出来,走过来把照片放到茶桌上说:“我十八岁那年过春节,师父带着我回木巷村看师爷,在镇里的照相馆照的。”

照片上一共有四个人。坐在最中间的是一个八十多岁的老者,身材微胖,面目慈善,正是风四的师爷黄包袱。黄包袱后面站着一个瘦削的中年男子,是风四的师父袁三。袁三的左边是风四,除了年轻些和现在的风四相比变化不大。而最右边的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身形健硕,两眼如炬,鼻梁挺拔,确是一个英俊青年。秋麦落指着英俊青年问道:“四叔,这就是小师爷吗?”

“嗯,这就是我小师叔姚翰祥。”风四回答说。

可是只凭着一张照片和姓名,找一个人跟大海捞针没有区别,秋麦落犯愁道:“凭一张照片咱们怎么开始找呢?”

莫明却轻松地说:“不是还有秦翱嘛!他们秦家有钱有势的,找个人应该没那么难吧?”

“我怎么忘了秦氏集团这棵大树了!师父还是您有先见之明!”秋麦落讨好地说。

“小丫头,现在知道你师父厉害了?”莫明端着茶杯说道。

“嘿嘿”秋麦落笑着走到莫明身后,乖巧地给莫明捶肩捏背。

“你们也别高兴太早,过了三十来年,我小师叔的模样肯定和照片上的有了变化,另外他走江湖不一定用真名,至于现在是不是还在江浙一带生活,这个也不好说。”风四提醒道。

风四说的没错,时隔多年找一个人确实不容易,不过有线索就有希望。秋麦落吃过晚饭后,坐公交车回到学校,准备明天将照片寄给秦翱。晚上的宿舍楼灯火通明,楼前都是一对对难舍难分的小情侣,秋麦落刚要进楼,就听到有人喊她的名字。

“老大,你可终于回来了!”罗曼曼一下蹦到秋麦落面前。

“你怎么这么晚来了?”秋麦落问道。

罗曼曼抱怨说:“我给你打电话一直没人接,所以就来宿舍找你啦。我都等了两个小时了。”

秋麦落掏出手机,发现手机因为没电已经自动关机了,于是抱歉地说:“不好意思曼曼,手机没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