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管宁(1 / 2)

宰三国 1怕白1 2834 字 2017-11-19

多吃饭,固然是好的。

在乱世,多吃饭是所有人的愿望。

饥饿是最大的原罪。能填饱肚子,是最幸福的事。

孔融也想多吃饭,可是吃饭,不是想吃,就能吃到的。

北海黄巾复起,长达半年之久,北海郡城粮草急缺。

陈平率两万兵马而来,又俘虏一万黄巾兵,除去损耗的五千人,共两万五千人。

两万五千人,两万五千张嘴,每日消耗的粮食,达到万斤之巨。

够北海军维持一月的粮草,如加上陈平军的消耗,最多能维持五天。

五天之后,无论是陈平军,还是北海军,所有人,都要饿肚子。

粮草不足,让孔融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掐断陈平军的粮食供给。

但是,这只能是一个想法,孔融还没有胆量做这样的事情。

人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掐断粮食补给,陈平军定会撤出北海。陈平军一撤,黄巾军亦会再次复起。

没有了援军,北海,东莱,注定大乱。

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吃饭的问题愁坏了孔融。孔融双手倒背,在公府内来回走动,思考着对策。

无粮,只能去借粮。向谁借,当地的士族。

先借得粮草,打败黄巾后,再慢慢的还,这是孔融想出的办法。

现阶段,为了筹粮,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想通之后,孔融亲自写下借粮榜文,然后派骑士,连夜下发到各乡县,各士族之家。

孔融希望,会有一个好的结果。

孔融以北海国相的身份,向士族借粮,一时间,北海,东莱的士族,一片哗然。

乱世,粮乃根本,命之所依,岂能说借就借。

乱世,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孔融的这道命令,让一干士族反感,当地士族与孔融的关系大大降低。

陈平李儒闻此消息,相互点头,皆哈哈大笑。

陈平知道,不出三日,北海,东莱,将会上演更多的好戏。

果不其然。

陈平练兵一天,各士族纷纷上报,以各种理由推脱借粮。

陈平练兵二天,各士族请求北海军,消除溃败的黄巾。

陈平练兵三天,中小士族抵抗不了黄巾,纷纷上交粮食,再求孔融相助。

一连五天,北海,东莱,彻底混乱,黄巾的入侵,让当地的大士族亦捉襟见肘。

孔融彻底害怕了,满脸大急,央求陈平。

孔融一求陈平,让陈平派兵平乱,陈平以练兵之由推脱。

孔融二求陈平,陈平摇头叹气,以无粮之由,再次推脱。

孔融三求陈平,带上士族筹集的全部粮草,给予陈平军。

孔融握住陈平的手,满脸悲苦的道。

“今之北海,东莱,黄巾肆虐,以达到如火如荼之势。”

“陈太守以练兵五天,本相亦将粮草备下,现兵精粮足,本相求助陈太守,派兵救援。”

各地士族寄来的一封封信,让孔融彻底害怕了。

“我等士族,粮食以交,为何迟迟不救援。”

“孔大人之意,难道是让我等灭亡么。”

带有愤怒情绪的信,让孔融惶恐不已。

孔融深知,他与当地士族的关系,以降至冰点。

如得罪士族,没有士族的支持,那孔融北海国相的位置,马上会做到头。

现今之时,必须救援士族。救士族,就是救己。

害怕惶恐的孔融,三求陈平,让陈平的内心哈哈大笑。陈平知道,他的机会终于来了。

陈平拍着孔融的肩膀,郑重的道。

“大人放心,现今粮草以足,陈平立刻率领军伍,前去讨伐贼寇。”

“陈平走后,大人要严守北海郡城,勿要丢失。守住北海郡城,就是胜利。”

陈平答应救援,让孔融放下了心,陈平的告诫,又让孔融紧张起来。

孔融发现,陈平之言,言之有理也。

如陈平离开北海郡城,黄巾兵趁虚而入,北海郡城有极大可能被攻占。

孔融怀着忐忑的心,送走了陈平,然后立刻下达了城禁之令。

禁令为。

北海军,严守郡城四门,禁止任何人出行。

孔融将城内的五千北海军,看成了安全的保障。

孔融的这道城禁令,让离开的陈平,李儒,哈哈大笑。

行军路上,陈平回头望着北海郡城,笑道。

“孔融之禁令,必会让城内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