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赏金,军粮与兵马,皆从徐州府库支出,由押运使糜芳护送。至于招兵之责,全权由三阳校尉,陈平打理。”
陶谦的一系列赏令,让陈平心花怒放。
气运傍身,这仕途,也连连升高。
但此次奖赏,陈平也甚为疑惑。
按仕途之升迁来说,如此重赏,实乃少有。
陈平从县尉,升为校尉,从木印黑绶,到铜印黄绶,这可是一次质的飞跃。
如此大跨步的提升,完全不符合官场逻辑。
首先陶谦身边的文武官员,就不会答应。因为这里面涉及到太多的利益。
徐州陈家,虽家大势大,也不能将大半个琅邪郡之兵权,两县之政权,全部吞掉。
要知道三阳县尉,与三阳校尉的性质,是完全不一样的。
最重要的是,这次重赏,陈平可是掌握了一军之兵。
有了这一军之兵,陈家完全可以在徐州军界,站稳脚跟。
除非有相同的利益换取,否则徐州这些文武官员,士族门阀,绝对不会认可陶谦的这道赏令。
正当陈平疑惑之时,答案很快就被解开。
那是来自陈登的亲笔信。
上书又道。
“大军迎战东海郡城之黄巾,连续攻城三日,皆大败而回。”
“大军士气低落,战意全无。刺史大人陶恭祖,以陈平大破五万黄巾之事,施重赏手段,用来挽回大军士气。”
“陶谦令,攻下东海郡城,所有文武官,均晋升半级,各徐州士族,选高干子弟一人,晋升一级。”
“陶谦要让武官手下之兵,文官手中之家奴,门客,使用全力,攻破东海郡城。”
看着陈登的书信,陈平长叹一口气。
只能说这次封赏,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刺史大人陶谦,不惜以重利鼓舞士族门阀,看来东海郡城之黄巾,也就是张蝉领导的黄巾军,真得让陶谦愤怒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