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块熏肉被月光围绕。
仔细看去,暮然发现,那月光,却是切刀反射而成。
切刀像似在快速舞蹈,在陈平手中,不停旋转。
此时锅中清水以沸,而第一撇肉片也被切下。
肉片直接被切刀崩出,飞入半空,然后轻舞一曲,最后落入锅中。
一片,两片,十片,百片,一大块熏肉,足足被切割了千余片。
陈平运用的,正是屠夫匠的传承,环刀法与崩刀法。
环刀法,就是用手腕之力,可以控制刀具反复旋转。手腕之力越强,刀具的旋转速度越快。
而崩刀法,则需用手臂之力不断震荡,产生的震荡之力,导入刀中。以形成特有频率。
目的是,用震荡之力,破坏物体的阻隔之力,达到无物不切,还能产生特有的崩飞效果。
陈平月下屠马,亦是用了环刀法和崩刀法。
环刀法的传承以没有出处,但一直记载与屠夫匠的传承中。
崩刀法,自古相传,源于战国杀神白起。霸王项羽将其发扬光大。
崩刀法,需要以强大的身体力量做基础,并且要将力量,化为震荡之力。
崩刀法本是上阵杀敌的刀法,至于为什么记录在屠夫匠的传承中,陈平也不得而知。
陈平只知道,崩刀法,是最难练成的刀工之一。
从古至今,练成崩刀之法的人,不过五指之数。
现在的陈平,靠着先祖的道体养生术,只能一刀两崩。
如用全力,每一崩,均有两百斤力道。
随着陈平不断练习道体养生术,攻克图画上的动作,或许能将崩刀法的威力,再行扩大。
造成一刀三崩,四崩,乃至最后的十崩。
屠夫匠传承,环刀法与崩刀法,让陈平的烧饭过程,变得唯美绝伦。
只见每一片肉轻如蝉翼,能透过月光。它们像一只只蝴蝶,以相同的运动轨迹,飞入锅中。
神奇一幕只停留盏茶时间。但留给所有人难以忘怀的印象。
哒,哒,哒。
画面消失,声音接踵而来。
切菜声如雨打芭蕉,并不嘈杂,反而悦耳。
仔细听来,却是切刀与青石板发出的轻微碰撞声。
声音来的快,去的也快,
当声音停滞后,陈应发现,青石板上的细长干菜,已被切成了均匀的半寸小段。
陈平单手用力,将半米长的青石条板抓起,斜放在锅口。然后将切好的干菜小段,全部放入锅中。
但除了陈平以外,谁也没有发现,那干菜小段中,隐隐掺杂着黄色的小颗粒。
这些颗粒,正是陈平制作美食的秘密材料。
那是各种高汤经过熬煮,凝成的晶体,是最好的调味品。相当于前世记忆中的味精。
当最后一段干菜放入锅中时,锅中的水也沸腾开来。
看着黄色晶体快速消融,陈平满意得点了点头,并抓起一把青盐,均匀得撒入烹锅中。
“陈先生,陈小姐,可以用早食了。”
肉片与干菜在锅中不断沉浮,就像那杯中之茶。
而锅中的汤水,也不断冒出浓郁的香气,在月光得照耀下,如覆盖了一层亮银。
所有人,均吞咽着口水。
“少郎的刀工,出神入化矣。吾与恩师周游整个荆襄,从没见人使出如此刀工。”
“先生谬赞,吾祖辈均是屠夫出身,家父更是对刀工要求极严。如不精,不能当屠夫矣。”
闻陈平之言,陈应感叹道。
“圣人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少郎有勤勉之心,才有这出神入化的刀工。来,这里荒郊野外,无甚规矩,吾四人同食。吾要尝一尝先人传承之美食。”
“快开食吧,阿爹,我腹中甚饥。”
陈嫣儿闭上双眼,闻着锅中那滚滚浓香,口水已从小嘴中留了下来。
陈应看着女儿的馋嘴,哈哈大笑,接过陈礼递来的碗筷,用竹筷衔起一片肉,放入口中,慢慢的品尝。
当陈应吃得第一口后,陈嫣儿早已按耐不住,径直从锅中取肉,大快朵颐起来。
“肉片老中带嫩,吸附了锅中汤水,咬上一口,满嘴留香,并带有丝丝热力,清除寒意。让人回味,亦想接食。”
“先人传承之美食,不同反响。不知此食可有名。”
陈平思考一番后,笑着道。
“先生,此吃食却有名字,名曰火锅,食锅中之肉菜,可以祛湿驱寒,补养身体,风餐露宿,食之最佳。”
“火锅,此食的确映得此名目。少郎大才,不仅勇武,刀工和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