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造把反[中](9 / 10)

繁华斩 苍山箫客 17712 字 2016-11-18

人迎石达开进城辅政、总揽全局。

军民欢呼。

他们相信,凭着翼王的能力和威信,用不了多久他就会把天朝这条千疮百孔的大船拖入正常的轨道!

但人们高兴的太早了。

洪秀全被杨秀清搞那么几下,疼犹在心,看见井绳也害怕,怎敢大权旁落?于是,在纵容东王专权之后,他又犯下了一个不可宽恕的错误……

加封两个哥哥洪仁发“安王”,洪仁达“福王”。

用以牵制石达开。

这引起诸多将士的反感与抵制:

封王侯者,须孚众望服人心,像杨秀清、冯云山、石达开、胡以晃、秦日纲,或富于谋略,或建立军功,或通达政务……

没人说二话。

洪氏兄弟就不同了。

他们除了姓“洪”,无智谋,无功劳,无水平,吃喝嫖赌样样都来,军营战事一窍不通。贪婪,自私,愚蠢,凶横……

把好端端的军国大事搅的乌烟瘴气,人人切齿。

瞧瞧你干的这事。

你当天国大业是你们家炕头啦!

洪氏兄弟虽说任嘛不懂,但会耍浑——

横推车。

石达开召集诸将开会,讨论局势,大家“环绕而听”。这俩活宝不请自至,挖着鼻孔、打着哈哈,干预政务指东说西,活脱脱一副得志小人的嘴脸。

翼王自然不吃这一套。

忿然拍案。

洪仁发洪仁达抢先告刁状。

洪老板洪姓一家亲,大公有私,不断地斥责批评石达开。

矛盾愈演愈激烈,就差拍砖动刀子了。

或者流血做杨秀清第二,或……

翼王仰天长叹。

1857年(咸丰七年)5月,因受排挤和猜忌,石达开被迫率十万(一说二十万)精兵出走。

浴血九江

“天京事变”几万人死难,石达开负气出走又带走了大批的精锐武装,军事形势急转直下。

德兴阿在扬州城外重建江北大营。

钦差大臣和春、叛将张国樑拼建江南大营,再度对天京形成包围。

韦俊弃城逃走,武昌、吉安相继失守……

双方争夺的焦点集中到了九江。

九江西连武昌,东接安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由殿右十二检点林启容镇守。

1855年武昌田家镇失陷,湘军顺江而下,直指九江。

林启容率兵马迎战,阵斩悍将童添云。

与石达开配合大破曾国藩水路军。

湘军将领罗泽南叹息说:“九江并不大,梅花洲更是一个小城,攻取应该很容易。但我军一到城下,长毛就旗举炮发,盔甲鲜明,让人望之气馁。”

曾国藩逃走南昌,大将塔齐布统军围攻九江。

林启容对手下将士说:“曾妖头被打得屁滚尿流,塔齐布何足道哉?早晚让他死在我手里。”

塔齐布久屯坚城,心有愤恨,吐血而亡。

湘军无功而返。

林启容为了加固防守,在小池口建筑新城,密排炮位。

湘军周凤山部再围九江,仍然占不到便宜。

天京内讧,天国风雨飘摇。

曾国藩认为时机已到,就写一封信给林启容,说:

你是杨秀清的亲信,如今他被干掉,你一定很不安。

林,你将面临三个危险的敌人,一,北王韦昌辉;二,新归顺但不稳定的杂牌军(花旗营);三,城外清军。

你死了,岂不哀哉!

倘若你剃发投诚,立功赎罪,我当奏明皇上,保你升官发财。

想一想。

难道张嘉祥不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吗?

林启容接信大怒,撕碎骂:“这老妖敢挑拔离间,瞎了狗眼!”聚集米粮,做好防守的准备。

1857年清军杨载福、李续宾统水陆兵团陈兵九江。

激战六昼夜,死伤累累。

引军败退。

清军改变策略,变强攻为长期围困。

掘壕三十里,三面合围。

由于武昌沦陷,石达开出行又撤走了安徽境内的所有精兵,九江得不到任何策援,已成为一座孤城。

林启容向天京求援,洪秀全没兵可派,只好封他一个“贞天侯”的头衔。

10月,杨载福、彭玉麟攻破江北小池口、湖口、梅家洲,用水师封锁江面,完成了对九江的最后包围。湘军不分昼夜,轮番进攻九江,而太平军则在激烈的战斗中损兵折将,得不到补充,九江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