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人鬼兽(1 / 2)

繁华斩 苍山箫客 2733 字 2016-10-07

云破月到伐木场做工这多少得益于那位包子铺老板的忠告。

包子铺老板乃是山东青州人。姓杨,名宗保。

来到这个城市二十年了。

除了蒸包子,他还会拉二胡。

但也只是爱好,并且不常拉,因为大多数的时间里还要劈柴、和面粉,还要花大量的时间切肉,切菜,调馅儿,预备做包子的原材料。

所以二胡挂在那儿,落满灰尘。

倍感凄凉。

大多时候只是一个摆设。

并没有想去参赛、获奖、或者成名成家。

更谈不上靠它吃饭了。

生活的冷酷和艰难早已把杨掌柜变为一个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唯物主义者。

做理想主义者需要付出代价。

做唯物主义者则要付出更大代价。

从此丢掉浪漫。

不相信天上掉馅饼。

不相信地上有免费的午餐。

相信人与人没有无缘无故地施舍与给与。

相信两点之间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包子铺老板杨宗保在听完云破月的述说后。

心态平静。

语气平静。

少年人的无知迷茫、奇思妙想,在他看来犹如一只雪狮子,虽然样式好看,但只是银样镴枪头,中看不中用。只要一拿到阳光下,就会嘶嘶融化。

最后剩下一滩水。

蒸发殆尽。

杨掌柜收拾着工具,瞧着吃罢包子满头大汗、彷徨无计的云破月,以一种哀叹怜悯的口吻,为他指明了两条人生出路:

第一,哪来回哪。

第二,想法儿挣钱。

与成功学大师、喜欢刷心灵鸡汤的哲人相比,包子铺老板的讲义过于简朴,过于直接,过于世俗。

词采直白。

既不理论,又不系统。

更缺少深度。

要注定被人笑掉大牙!

就在云破月犹豫之际,杨宗保摇了摇头,又说:“而且我这个包子铺太小,平时也不忙,是养不起一个闲人的。”

这就为云破月断了后路。

其实也不是人家为他断后路。

而是包子铺老板要走自己的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和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在这儿都不适用。大家都不开慈善堂。因为杨掌柜要过生活,要穿衣吃饭,人家也有老婆孩子。

云破月只能背起行李卷。

走出包子铺。

去寻找自己的落脚之处。

这一段在后来的传记中被描述为深明大义。

注定成为不俗之武林大师的云破月天生具有超人的觉悟。

明辨是非,当机立断。

决然而去。

因此那个伐木场对于他,与其说收容站还不如说是个净化心灵的大讲堂。云破月在那经过点化和洗礼,激情充沛,又冲向人生下一个中转站。

就像游戏中的百胜将赵子龙。

七进七出。

毫发无损。

在读到这些文字时,云破月正坐在宾馆二十七楼的窗台上,披着一件睡衣,手中端着酒杯,神情慵懒,向下俯望。大街上人群如蚁,惶惶而动。

远处青山插天。

浮云缭绕。

被污染的云和被污染的心交替感染。

生成一种强烈的病毒。

飘游在空中,进入身体。

正在把一具具活生生的躯体变成行尸走肉。

整个城市也可能因此变成一座人间鬼蜮。

而在此之前,云破月已上书皇帝,恳请辞别。效仿当年天下第一大剑师独孤求败,去往乌斯藏,隐居雪域高原。

朋友们当然是坚决反对。

各自提出各自的理由。

云破月日前蒙大明朝万岁亲切接见,才被礼部授予“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十大最美人物”,最近又被工部表彰为“全国劳动模范”。

前途远大,仕途开阔。

因为凉国公蓝玉的大力推荐。

八十万禁军和京城卫戍部队已经明确表态,接受指导,虚心学习,时刻等待云破月云老前辈前来担当武术总教练。

而国子监在接受其十万两白银的助学捐款后,也同意聘请他为名誉教授。

还有大明兵工厂,马车厂,火药厂,熟食作坊,消灭苍蝇、臭虫、蚊子联合指挥部,凤阳朱元璋纪念堂驻京办事处,拐脖胡同街道办公室,大明妇联也纷纷发来热情的邀请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