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摩罗什,乃龟兹国舍利弗转世高僧也。七岁出家,广习大、小乘经论,名震西域三十余国。彼时汉地盛传,如若鸠摩罗什三十六岁前持戒,将转身成为佛陀第二。为争夺现世活佛,前秦、后秦先后发兵灭龟兹、伐后凉,后秦文桓帝终于在弘始三年(公元401年)迎鸠摩罗什入长安。鸠摩罗什于鄠县东南,终南山下逍遥园的千亩竹林内,以茅茨筑屋,草苫做顶,建起“草堂寺”,率门下弟子三千居住于此翻译经律论传。
其四大弟子之一竺道生善说佛法,辩才无碍。主张“入道之要,慧解为本”,并校阅佛经典籍,厘清陈旧学说。后竺道生返回健康,于青园寺讲解《泥洹经》。经中记载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载有“一阐提除外”,并注明“一阐提为断绝善根之极恶众生,如枯焦之种,已钻之核,虽复时雨百千万劫,不能令生。”竺道生通研全经,据其宗义,否定经文的字面意思,主张说“一阐提既是有情,亦是众生,皆得成佛”。此论一出,遭拘泥守旧者斥责为邪说惑众之辞,将其逐出僧团。竺道生离开健康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一日讲至“一阐提”处,问顽石道:“我所说之经义,是否契合佛心?”群石听地欢喜莫名,皆为之点头。数年后,大本《涅盘经》传到建康,其中果然有“一阐提人有佛性”的记载,众僧才佩服竺道生乃是孤明先发,秀出群士。
彼时邺城有聿明氏,历代为御用神职,困惑于一阐提之说,特至虎丘山请教竺道生法理,问道:“生公,一阐提既是极恶,如何成佛?”竺道生点悟道:“一阐提乃为执妄,不陷其中,自开十方迷罔。”聿明氏一时不能解,竺道生又道:“一阐提本是众生,众生即是一阐提。”聿明氏仍不能解,竺道生不复作答。逾年,竺道生返庐山精舍讲经,聿明氏亦返故里。
~~~~~~~~~~~~~~~~~~~~~~~~~~~~~~~~~~~~~~~~~~~
又历百余年,聿明氏有后裔名聿明弥,通阴阳,善咒禁,任北齐太卜令。北齐武平三年(公元572年),聿明弥观将星陨落,卜算应验于北齐咸阳王斛律光。斛律光时为右丞相、大将军,天生将才,威震邻国。北周欲平北齐,多年不能取胜。北周刺史韦孝宽,刺探得北齐尚书右仆射祖珽与斛律光有嫌隙,遂传童谣道斛律氏将取代北齐高氏而立,祖珽借机诬陷斛律光谋逆,北齐武成帝高纬诛灭斛律光全族,北齐如失脊梁。斛律光之女为高纬皇后,拼死暗暗藏匿了庶生幼侄斛律隐。高纬废斛律皇后,勒令其至开封建国寺出家。五年后,北周灭北齐。北周武帝宇文邕尊奉儒教,禁抑佛、道二教。灭北齐后,毁寺四万,强令三百万僧尼、道士还俗,斛律皇后无奈改嫁开封府人氏元仁。
聿明弥在亡国后被迁至长安,任太常寺太卜署卜筮。北周大象元年(579年),突厥求婚北周,周宣帝宇文赟以叔父赵王宇文招之女,千金公主宇文芳和亲沙钵略可汗,并选医农百工陪嫁,聿明弥亦被选中。大象二年二月,汝南公宇文神庆、司卫上士长孙晟送嫁。同年,北周大丞相杨坚,诬陷宇文招谋反,诛杀其及子嗣。次年,北周静帝被迫禅位杨坚,国号改为大隋,年号为开皇。同年,杨坚采纳吏部尚书虞则庆的进谏,诛杀宇文氏皇族。
宇文芳深恨杨坚篡国灭族,日夜进言突厥沙钵略可汗为其复仇,可汗初有疑虑。至开皇二年(582年)春,宇文芳得一子。沙钵略可汗老年得子,对可贺敦宠爱更盛,终遂宇文芳之意,于当年夏季发兵南侵隋朝。聿明弥趁乱重归中原,入开封建国寺修行,因卜数灵验而得元氏供养。
开皇六年(586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斛律隐得了一女,女婴瞳子极黑,迎光生七色。未几,斛律隐夫妇亡故。元氏请聿明弥卜算女婴命数,聿明弥不肯,只嘱咐将婴儿寄养于高僧大德门下。元氏舍不得,隔年女婴病重,元氏梦父亲斛律光对其叹曰“蜘蛛结网终不圆,明月侵云长可怜。紫陌红尘身外事,青灯古佛问流年。”元氏笃信不违,遂寄养女婴于建国寺内以求庇护。聿明弥为女婴取佛前七宝之一,消病避邪灵物“琉璃”为名,以祈祛病、坚韧、智慧。后琉璃果痊愈,及长,生的伶俐可爱,斛律弥颇为怜惜,传予些修身养性之法。
开皇十三年(593年),隋文帝杨坚因长安大兴城内时有妖妄怪异之象,命太常寺少卿兼太医令金承渊筹建咒禁署,以祛除邪魅为厉者。金承渊慕名请聿明弥至长安任咒禁博士,聿明弥回绝。隋文帝得奏后,令金承渊亲至开封诏宣。聿明弥预知,携琉璃离开建国寺,留予金承渊四句箴言与一卷《咒禁术》。金承渊见箴言不以为然,又见《咒禁术》记载的方术多诡谲怪诞,但许多救死扶伤之法功效出人意表,便携书回京复命。次年,太常寺开设咒禁署,自此咒禁与医、针、按摩、符印并列为医科五法。
再话聿明弥四方游历数年后,入长安鄠县草堂寺修持。一日聿明弥为弟子们讲解《悲华经》,末了一弟子叹道:“如师父所言,此世所历之劫为‘贤劫’,将有千佛出世。第四尊佛释迦牟尼已入灭两千余年,需待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