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2 / 3)

,一个管事拿着刀剑喊打喊杀,怎么看怎么维和..

而用铜钱就方便多了,遇见闹事的直接用钱砸过去,堂皇大气....

周元仪出了凤鸣山,又在二龙山遇见了土匪。

这座山因为特殊的名字,常年都有土匪坐镇,并且一般有两个老大,自称为二龙山上的二龙,这二龙一个使枪一个使矛,枪和矛的区别就是枪杆更硬一些,不容易弯曲,走的是沙场征战的流派。

而矛的杆则要更软些,随便弯个一百八十度都不是问题,打起架来飘飘忽忽,加上矛尖常有的红缨,就如同万朵梨花在眼前晃悠,迷惑性大,伤害也不差。

结果大龙的长枪被周元仪削断,小龙的长矛被周元仪夺走,又刺了回去,他们和周元仪约定的是决斗,所以一帮山贼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两个老大倒地,为老大报仇的心思都没有,一个个想着留有用之身为二龙山的建设添砖加瓦...

等周元仪走后,一帮山贼正想大打一场争夺新的二龙的位置,一队官兵开了过来。

这次,他们得到的是枪法,原本传下去的霸王枪被不知道谁给撕开了,这两个土匪居然一人得了三页多,他们根据这三页的内容,各自推导出了自己的枪法,一个命名为柳条枪法,也就是用矛的功夫,借鉴柳条随风摇摆变化无端的特点研究出来的。

这个方向是不错,只不过两个山贼文化不多,所以这套枪法虽然有了雏形,但距离大成还差了很远。

不过研究么,不怕没完成,就怕没思路。

科学院这边很快根据这名山贼的理论完善了柳条矛法,并改名成了随风矛法,然后送到了南方红缨会手中。

南理国再南是一座半岛,上面生活着猴子人,也有少量战争时代搬迁过去的华人,因为丰富的物产,所以猴子人普遍好吃懒做,而华人的勤奋是出了名的,尽管人少,但在那里开荒不久就获取了巨大财富,盖起了楼房,开起了商店。

这就引起了猴子人的强烈不满,我们都穷着你凭什么先富起来?

所以他们成群结队的攻击华人的商铺,甚至是人...

而红缨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由华人组织起来的武装力量,不过因为远离外海,又是一群商人,他们虽然组建了队伍,但是没有武功,也不知道怎么训练,只凭一腔热血跟猴子打的时候反而败了好多次...

毕竟猴子懒,但人多啊...

有个矛法,好歹能增强点战斗力吧...

矛法之后还有个枪法,依然是霸王枪,就算山贼头子根据这三式自己脑补出来的其他招式,只可惜他自创这个枪法就是山贼跟人打架时用的庄稼把式,跟原本的霸王枪都差了好远呢,所以书被科学院翻了几页后就扔到了垃圾堆里...

周元仪不知道自己该往哪儿走,所幸就随心所欲,走到哪儿算哪儿,但是他不知道,这样的心情下,他的行动路线依然会被控制。

这是心理学的范畴,只要掌握了一个人的性格,她在某种情况下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很简单了,比如周元仪,虽然现在外面都快把他传成了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实际上在科学院眼中,他和是个挺单纯的人,首先他性格随和,属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类型,如果别人对他好了,他也会数倍回报。

其次他心胸也很宽阔,像小人物的刁难,或者说谁家熊孩子在他脚上撒尿之类的,常人估计会暴跳如雷了,但周元仪却是一笑而过,根本不在意。

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对颠倒是非的人的痛恨!

因为他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人在搬弄是非制造谣言导致的,所以他遇见这种人,只要是江湖人,又在造他的谣,那就是一个字:杀!

因为这种性格分析,势力遍布全国的科学院就用一系列型行动开始控制周元仪的行动路线。

元仪离开了二龙山后,来到了一座小山村,受到了一户人家的招待,那人家只有一个老婆婆一个小女孩,这个小村子人倒是挺多的,但其他人都不愿意收留周元仪。

老婆婆在家里翻了半天,用省下来的一点小米给他煮了一碗汤,小姑娘看的哈喇子直流,但也不肯多喝一口。

一路上所见所感尽是人性所恶的周元仪顿时被感动了,他问小姑娘为什么家里只有两个人,小姑娘说村子往东走几十里就是一座城市,她的父母前年去城里卖东西,结果就一去不复返了....

周元仪义愤填膺,只听这么一点他就脑补出了无数后续剧情,一对儿父母舍弃女儿倒是有可能,毕竟现在重男轻女,但是他们是不可能舍弃母亲的,因为大雍以孝道治天下,不孝的人,官不能做,生意不能做,连种田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所以,这两人应该是在城里出事了!

他默默塞给了老太太二百文钱,他身上是有银两的,但是如果给了,就会给这户人家招来灾祸了,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