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1 / 6)

DNF之拳力巅峰 笨太子 11142 字 2017-05-26

可沈德强却止住了她,他当时是这么劝她的:“蒋家这些年一直在帮沈家,如今是蒋家最难的时刻,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袖手旁观。表妹不用担心,阿爹他……只是一时想不开,有阿娘和阿蓉在家陪着,慢慢他肯定能想明白。”

完全颠倒黑白的话,当时听来确是天衣无缝。感动之下她更是对沈德强信赖有加。

不仅如此,对于舅舅她始终心怀有愧,如果不是沈德强执意入赘断了沈家香火,好好地他也不会气到中风。即便明知舅舅不喜欢她,她也常带着不少珍惜补品去沈家看他。可舅舅那时候十分恨他,每次杨氏进去询问,里面都传来摔碎茶碗的声音,再然后杨氏便满脸狼狈地走出来,面露难色地朝她摇头,安慰说“这不是她的错”,顺带哭诉舅舅如今情绪有多不稳定。

见此她更觉杨氏不易,深觉自己毁了沈家,她对沈德强始终心怀愧疚。任凭他在外面做生意亏了多少银钱,再心疼,想想中风在床的舅舅、终日以泪洗面的舅母,她也就没了脾气。

可如今重新来过,她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面前这个身形健壮、满脸忠厚,连阿爹阿娘都肯定其品性的舅舅,岂会是前世沈德强口中那个知恩不报,拦着儿子报恩不成便生生把自己气中风的小气之人。

前世许多刻意忽略的细节此刻逐渐清晰起来。阿爹刚死、阿娘尚在世,入赘之事尚还没影时,舅舅便已中风;还有屡次见舅舅时,杨氏虽面露哀戚,但却衣着华贵、身形富态,看起来怎么都不像心力交瘁的妇人。

种种蛛丝马迹足以证明真相,只是她那会完全被母子三人蒙蔽了心智,竟丝毫未曾察觉。

沈家兄妹不过帮箫矸芝说几句话,小打小闹还未伤着她,舅舅已经气成这样,不顾颜面带着全家人前来负荆请罪,上辈子他又怎会因反对沈德强入赘便气得中风。

当时她只当那声“混账”是说给自己听的,如今回忆着他那时的姿态,竟像是恨极了沈德强。

究竟什么事,能让他对向来引以为傲的独子产生如此大的怨恨?

想到桑林中幽会的两人,阿玲心中隐隐有了答案。

前世今生舅舅一直掌管着蒋家千亩桑林,舅舅方才也说,这些年一直让沈德强帮着管家。前世此时他依旧是名满青城、被誉为“文曲星下凡”的沈德强,舅舅也不会无缘无故收回管账权。倒春寒来临时,箫矸芝挺胸而出,迷得沈德强不知今夕何夕,然后就如玉哥哥预言那般。

舅舅掌管账册多年,此事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事。查出来后,顺藤摸瓜很容易弄清阿爹死因。眼见亲生儿子害死人,气急之下他才中风。

也不对,舅舅向来身强体壮,且阿爹出事时他还未满四旬,正值壮年怎么可能如此气中风。

或许这其中另有隐情?

想到杨氏的阴狠贪婪,阿玲越发确定自己猜测,再次看向舅舅时目光中多了几丝同病相怜。他们甥舅二人,前世都被杨氏母子三人骗得好惨。

看到跪在阿娘腿边,老实巴交、可怜兮兮的舅舅,阿玲忍不住脱口而出:“我也觉得舅舅不是这样的人。”

脆生生的声音传来,沈不真感动得泪汪汪。

“我家那对畜-牲差点害了阿玲,阿玲竟然还相信舅舅。”青城百姓说得果然没错,他这外甥女就是顶顶仁善之人。

阿玲将手中帕子递过去:“舅舅且擦擦泪。那些事不是你的错,都是舅母教子无方。”

说到杨氏,沈不真恨得咬牙切齿:“阿姐,你说当初我怎么就瞎了眼,娶了这么个搅家精。”

“怪不得你,杨家对我沈家有恩,这门亲事是阿娘在世时亲自应承下的。说来是我欠了你,本来应该是……”

“咳,阿玲还在。”蒋先忙出声打住。

方氏虽然停下了,但整个人却陷入了当年回忆。杨宋两家老太爷本是军中袍泽,前者曾救过后者。救命之恩不敢忘,沈家当年本想将她嫁过去。可阿娘在世时,打听到杨家公子性情暴戾,心疼之下便以八字不合为由推掉,改由弟弟娶杨氏女为妻。

当年阿娘想得是,杨公子品性已定,但杨家姑娘尚在襁褓中。沈家耕读传家,既然打算将姑娘嫁过来,那杨家也会注意着点规矩。那边的确是注意了,杨氏举止落落大方,可她也只剩这个能装模作样的举止,芯子里早已黑透。

若是她当年嫁过去,沈家自可为冠生寻一贤妇,可疼她的爹娘却牺牲了冠生。因为此事,方氏一直对弟弟心怀有愧,即便嫁到蒋家也是多有照顾。方才见他那般可怜,更是忍不住心软。

“阿娘,到底是什么事?”阿玲睁大眼,满脸好奇地问道。

“不过是一些积年旧事。”方氏摇头,老爷说的对,阿玲一个未及笄的姑娘,的确不适合知道这些事。

阿娘不告诉她,眼中划过一抹失望,阿玲小手挠头。方才回忆前世,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