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1 / 7)

DNF之拳力巅峰 笨太子 11286 字 2017-05-26

生意人,计较利益得失乃是本能。思量着邵明大师在整个大夏响当当的名头,再想着自己拿出去那两方砚台,蒋先发现这桩买卖简直是大赚特赚。至于让他翻来覆去一休不成眠的沈德强,这会早已被丢到犄角旮旯。

“两方砚台……阿爹贿赂顾山长?”

怎么得意忘形之下把实话说出来了。脸上的喜悦停滞,整理心绪,蒋先面不改色地改口。

“哪有拜师不送束脩的,这是应有的礼数。阿爹特意选了两方砚台,最适合顾山长这等读书人。不过阿玲放心,那两方还不是最好的,最好的砚台阿爹都给你留着那。”

听出阿爹话中献宝似的讨好,阿玲有些心酸。

“阿爹说得对,这等人情往来是应有的礼数。女儿只是心疼阿爹这般年纪,还要为这等事奔波,跑去顾家说尽好话,阿爹对女儿实在是太好了。”

哪有她想得那般委屈,几句场面话对他来说驾轻就熟。被女儿孺幕的眼神看着,听她这般设身处地为他着想,蒋先倍感窝心。

“不委屈,阿爹可是做了桩好赚的买卖。菜都快凉了,不说别的,咱们赶紧吃饭。”

夹起一筷子菜放到女儿碗中,蒋先也埋头吃起来。连带前面女儿泛绞肠痧,算起来他已经有足足半旬没有安心吃顿饭,一顿饭下来他足足多吃了一碗。

阿玲细嚼慢咽地吃着阿爹夹过来的菜,边吃她边想着传言。邵明大师开坛讲学,前世若有此事她肯定听说过,可记忆中她却对此事无丝毫印象。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究竟意味着什么?阿娘昨天有句话说得对,箫矸芝能被人夸赞定有其过人之处。既然前世她能被李大儒收为弟子,这辈子她会不会被邵明大师另眼相看?

面对她,她绝不能有任何懈怠。

迎春花嫩黄的花瓣上沾染着唇间的露珠,花丛旁边厨房中,格子窗内露出张白净的小脸。

阿玲站在窗前,水绿色衣裙袖子高高挽起,乌黑柔顺的发丝也用头巾挽起来,娇娇女收拾得干净利落。双手捏着鸡蛋往瓷盆边一磕,打出淡黄后又往里加少许酥油和砂糖,用筷子搅匀后添水和面。

刚调到姑娘身边贴身伺候的青霜侍立一旁,看得心惊肉跳。

撩起柳黄色绑袖擦擦鼻尖汗珠,她轻声劝道:“姑娘,厨房的活还是让我们下人来吧。”

阿玲摇头,案板上洒一层面粉,侧偏瓷盆将粘手的油黄色面团拖出来,弯腰开始揉面。余光瞥见急得跟热锅上蚂蚁似的青霜,她停下来朝背后呶呶嘴。

“锅可烧热了?若是没事你便再跑一趟后面大厨房。等会师傅要来,叫大厨做几道中原特色菜。红烧黄河鲤鱼、八宝布袋鸡还有蜜三刀,全都给备上。”

支开青霜,小厨房总算恢复安静。面块揉得均匀擀成比烧饼稍厚点的面饼,在上面洒层芝麻后,用刀细细切成拇指大小的菱形棋子块,贴着锅开始小火烘烤。

添足了柴火,阿玲洗净手,坐在门前躺椅上,望着院中开成一片、朝气蓬勃的迎春花,唇角泛起愉悦的笑容。虽然重生回来,这会父母尤在蒋家依旧豪富,可那些清贫日子里留下的习惯仍不是一时半会可以完全消除。

起锅做饭,这些爹娘在世时想都不会想的事,如今她做起来却是驾轻就熟。酥油混合着鸡蛋的香味传来,阿玲深一口,只觉倍感安心。同样是洗手作羹汤,所处环境不同,她的心境却是完全两样。前世三年是迫不得已之下去接受、去相信只要脚踏实地日子总会慢慢好起来,而现在却是悠然自得的闺中享受。

只是这份悠然却如空中楼阁,随时都有可能坍塌,所以现在她必须得努力。

伸个懒腰打下呵欠,阿玲收回目光,拿起扶手上看了一半的书。前世爹娘去世后,为守孝她深居简出,闲来无事便以书为伴。起初是感动于危急时刻沈德强的帮助,想多读点数做个能配得上他的人。可书读得多了,随着一位位鸿儒巨擘手下的笔看遍大夏广阔的天地,她的眼界逐渐开阔,不再囿于后宅这一方天地的儿女情长,而是看到了更广阔的地方。

就如最后在当铺门前跟青衣男子说得那样,她想回青城,复兴蒋家。

刚想起青衣男子,面前就闪过一道玄色身影。眨眼再看时,面前还是那片迎着晨光绽放的迎春花,哪有什么玄色的边角。

一定是这两天读书太累,出现了幻觉。

锅台上细碎的噼啪声传来,阿玲放下看了半页的经史子集,整整衣裙朝小厨房走去。

她没注意到的是,在她转身的一刹,从迎春花尽头墙角那棵枝繁叶茂的西府海棠后露出点玄色衣角。

透过海棠树的枝桠,陈志谦看着走进厨房的纤细背影,深邃的眼眸中闪过几丝不易察觉的嫉妒。暗探密报中将蒋家姑娘从小到大的经历写得清清楚楚,其中只字未提蒋家姑娘爱读书。可这几****又是折腾着入书院、又是通宵达旦手不释卷,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