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张宝儿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华叔又一次向他禀告:“姑爷,有一位姓赵的故人前来拜访!”
“姓赵的?”张宝儿想了好一会,也没想起自己何时认得姓赵的人,他诧异地道:“他叫什么名字?”
“他没说名字,只是说是天通赌坊的,以前和你共过事?”
“赵总管?”张宝儿一下便猜出了此人是谁。
赵总管曾经帮过自己,张宝儿还欠着他一份人情,此时赵总管来求见,张宝儿当然要见了。
张宝儿对华叔吩咐道:“请他进来吧!”
不一会华叔带着一个人进来,果然是赵总管。
“赵总管,几年不见,你可是老了许多呀!”张宝儿热情地打着招呼。
赵总管没有说话,却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宝儿,求你了,我知道只有你能帮我了!”
张宝儿赶紧去扶赵总管:“赵总管,你老先起来,有什么话起来说!”
赵总管却硬是不起来,他老泪纵横道:“你若不帮我,我就跪死在这里!”
张宝儿无奈,只好应允道:“赵总管,我答应帮你,您老赶紧起来吧!”
见张宝儿答应了,赵总管这才起来,对张宝儿道:“宝儿,我已经是把老骨头了,没什么指望了,可我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她还年轻,不能就这么白白死了!”
“什么,你女儿死了,怎么死的?”张宝儿大吃一惊。
“她是被人杀死的,可是周府尹却将杀人凶手放了,宝儿,你可一定要为我作证呀!”
“你说的是周贤?”
张宝儿觉得有些不大可能,周贤在张宝儿的推荐之下,重新又作了京兆尹,他一定会慎重行事,不应该做这样枉法之事。
想了想,张宝儿对手赵总管道:“您老先回去吧,这事我问问,若是真如您老所说的那样,我一定会给您老一个交待!”
送走了赵总管,张宝儿直接来到京兆府,向周贤问起赵总管女儿的情况。
见张宝儿面色不善,周贤不敢怠慢,赶紧将案情向张宝儿做了介绍。
昨夜,赵总管的女儿赵孟芳的确是被人给杀了,有人看见个背影,凶手是一个光头和尚。周贤接案后,在赵孟芳的床下寻得的一方锦帕,上面绣着一个和尚,另有四个红绣字:托心普润。
周贤派出衙役打听得知,慈恩寺有个和尚叫作普润。
于是,便把普润带回府衙审问。
公堂上,周贤问普润和尚,锦帕上为什么会有他的法名?
普润坦白赵孟芳寄情于他,这个赵孟芳因为母亲早逝,而赵总管没有再娶,家中礼佛一应事体,皆交于赵孟芳打理,赵孟芳经常上慈恩寺礼佛,一来二去,无故就喜欢上了普润,几次三番要普润还俗娶了她,普润一心向佛,哪会理她!
这方锦帕赵孟芳曾经暗赠给普润,又被普润给退了回去。
前几日普润去请泥瓦匠,遇到赵孟芳,赵孟芳悄悄塞给他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普润,七日晚间,来我家后花园相会,你若不来,我就自杀!落名是赵孟芳!
普润在跟三位泥瓦匠回寺庙的路上,把纸条揉成一团随手丢了。普润并不把纸条放在心上,觉得这是赵孟芳的把戏,未必当真。
如今听到这赵孟芳果然死了!普润跌坐于地,嘴中嚷道:“好个痴女子,她果真自杀?”
周贤惊堂木一拍,道出赵孟芳乃是他人所杀,死时赵家后院赵小姐的闺房门洞开,有跟男子苟合过的迹象,忤作已验出,杀死赵孟芳的凶器乃是一把剪刀,直刺胸口,手段残忍。
赵家附近有个卖夜粥的老汉,亲眼见一个光头和尚从赵家后院跑出来,匆忙逃走。老汉当时虽然觉得奇怪,但当时也没多想,不料正是这个光头和尚杀了赵孟芳,时间地点正切合赵孟芳居所和死亡时间。
然而普润口内有词,他一直都待在慈恩寺,根本不在案发现场,有住持和众僧可以作证。且普润辩解,赵孟芳倾心于他,他为何要杀了她,实在找不出理由!
周贤根本不信普润之言,就要对他施刑,情急之下,普润说他认识张宝儿,周贤这才作罢,让普润回寺,但须随唤随到,自己正准备去张宝儿府上告知此事。
听了周贤的介绍,张宝儿也感觉这案子不应该是普润所为,看来赵总管有些冤枉周贤了。
“走,我们去慈恩寺!”张宝儿起身对周贤道。
周贤正为此案而头疼呢,见张宝儿主动要介入,顿时喜出望外,赶忙点齐人手与张宝儿直奔慈恩寺而去。
慈恩寺在长安非常有名,高宗皇帝与则天皇帝经常前来理佛,倒是中宗李显来的很少。
当年,则天皇帝还曾在慈恩寺住过一晚,那晚则天皇帝心情不佳,多亏了弘智住持用一串佛珠为则天皇帝开解排忧。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