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地宫凶险欲罢手(2 / 3)

上毉上兵 显神 5366 字 2017-05-26

腥风啊!”并无奈地摊着两手说,“这知情的人都没了!咋找啊?”

冯教头看了一眼颇显沮丧的李时渊,随即对周恩说:“周先生!虽说知道‘真火图’下落的人都没了,但我还握有一条线索。这就是‘三味真火图’的副图!”冯教头瞥了一眼李时渊说,“只要找到了那张副图,就有希望获得这笔财宝。”

冯教头所以要的坚定找下去,并将宝图奉献出来,这是因为他早已在周恩引导下成了一名坚定的革命党人和“三民主义”的忠实拥护者。刘保长和李时渊也都是基于这种信仰与追求跟随了周恩。他们决心把这批宝藏用于实现三民主义的奋斗中。只是在周恩心目中,他却打算用到共产党人所武装的暴动中去。

周恩闻说即忙问道:“副图!管用吗?”李时渊仍就是失望地指着那道童说,“一定是这孩子说的吧?”冯教头略显不满地应道,“这个~,他不说我也知道。”随即便把个三味真火图的主图和副图的关系大致地说了一遍。

原来,这江湖上一直盛传的‘三味真火图’确实存在,并且一直就藏在歧岩山这座罕有人至的道观中。

半年前,道观的‘法眉住持’感到自己年事已高,恐不久将要仙逝,便派观中‘知客’秘密地去通知冯教头,并要他做好接收‘三味真火图’的准备。可是这件事还是被一直寻找此图的日本间谍宫崎获悉了。这位间谍就是早年潜伏在冯教头身边的冒牌货——杜秋林。

那个被遣返回日本的宫本太郎和宫崎还真就是一对孪兄弟,并且都是日本间谍。为了掩饰身份,原名为宫本雄二的杜秋林一直以“宫崎二郎”的名字在中国活动。

说来,还是在清朝的末期,宫崎和宫本兄弟俩便跟了身为武士的父亲来到中国。后来,他兄弟二人为了大日本帝国的宏图霸业,双双成了间谍。二人一直密密地收集中国的军事、经济、人文等情报。再后来,因发生“赔银被劫案”,谍报机关便把“设法找回劫走的‘甲午赔银’”成为他俩在华的主要任务。

兄弟俩秘密地查找了多年,可始终找不到有价值的线索。为此,兄弟俩人唆使浪人散布虚假消息,以引起江湖、民间等各种帮派、人士的寻访,猜疑、厮杀。

一次,宫本太郎意外获悉,“义和团·雷字门”的门首有一儿子,流落到了江南的一个小渔村里。宫本和宫崎便一起秘密地前往寻找,并找到了这位门首的儿子杜秋林。

兄弟俩悄悄地把杜秋林带走,并运用各种间谍手断从杜秋林那套取各种有关“真火图”的情况。然而,杜秋林知道的实在是太少,但却因此获得了冯教头的真实身份。由此,宫崎想到了冒名顶替计策。他们杀害了杜秋林,并由宫崎潜伏到冯教头的身边。因此,当‘法眉住持’派人给冯教头送消息时,宫崎也就不难获得这一情报。宫崎一得到情报,即报告了设在中国的谍报机关。

谍报机关即刻秘密派出二组人马赶往歧岩观,并指示由宫崎暗中指挥二组人马的总体行动。谍报机关还特别指令:组员不许暴露身份与行踪,但有知情者或是疑似知情者,果断地消灭!正是基于这一指令才导致民观中道士的被杀以及当初李辞归险些被飞镖所杀的情况。

其实,从一开始宫崎就相信行动会一举成功,可令他没有料到的是整个周密计划却被半道上杀出来的虬奎庄给破坏了,就连石头在林子附近听到的打斗声也是虬奎庄追杀时的结果。到如今,他们派出的队员中仍有一名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说来,他们的这名队员正是李辞归在“岔口”处遇见的那个已死去的人,而将密匣交给他的那人却是“法眉”道长派出的、业已乔装过的道僧之一。

见事情功败垂成,宫崎深为惋惜。但很快他便料定冯教头不久,必会亲往歧岩观了解情况,到时他便要求一同随行并见机行事。因此,他仍旧是小心的潜伏着。……

独自搜寻了一圈后,杜秋林来到了冯教头跟前,并向冯教头报告说:“师兄,我都查过了。除了有打斗痕迹外,没有任何可疑的线索。”冯教头即显不满地说道,“你仔细查过啦?我是说,他们的伤口!”

“查过了,全是刀伤,而且是山匪惯用的大刀。”杜秋林应道,冯教头即指着大门的方向说,“门口的两名道士就是被倭刀所杀。”并进一步指出道,“这种伤痕,乍看像剑,其实是与刀伤不同的。”

“没错,是倭刀所害。”守在大门的刘保长已走了过来。他手拿着把道士种菜的镢头,并拭着额头上的汗说,“俺在那边草窝里还发现一具尸体,也是为倭刀所杀。俺已将他们埋了。唉,太惨了!”

冯教头即瞪了杜秋林一眼,并指着那老道长的尸体冲杜秋林说:“来吧,咱也把他俩埋了。”

杜秋林忙架起遁形主持的胳膊向外拖去,提着镢头的刘保长慢慢地跟在后面。谷耕勤见刘保长已累出一身汗,忙冲他喊,“刘保长,还是俺来吧。”他追上去,要过了镢头。冯教头则悲悯地抱起道童的尸体,并冲着也要上来帮周恩等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