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医养乃人与天合(2 / 3)

上毉上兵 显神 4986 字 2017-05-26

所提出来的,李时深当即应他道,“所谓‘无声即有声。’此处之声,取其静也。就好比常说的‘五颜六色’,其实,何止这点。黑白,亦即阴阳,虽不常提,却尽在其中矣。故古人日,‘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五味之调不可胜尝,五色之幻不可胜观’,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啊!”李时深如此说着,吴霸山却是听得懂非懂。

然而,说兴正浓的李时深却不理会吴霸山的反应,仍继续说道:“比如习武之人,身手都非常敏捷、耐劳。许多人便认为,那是因其苦练皮肉、筋骨、气血的结果;其实,并不尽然。”

他看着吴霸山,又冲他问道:“会长,您可见过疾窜于树上的猩猩、猴子失手坠地的吗?”[、事实上能迅捷于树木间飞跃的动物是不会失手摔下来的。这是因为它们能够在瞬间测得多个安全点,并且能准确的落在其上。即使是中途需要对目标作出改变,也能轻松做倒。现代研究发现,许多动物确实有‘瞬间多点的快捷反应’。如日本学者对猩猩的观察研究发现,猩猩能在六十分之一毫秒的瞬间记住屏幕上稍纵即逝的九个随机摆放的数字的位置。而人几乎无法看清屏幕上的变化。因此人们猜想,仅凭神经元的某种介质传递,是无法达到这种速度的。然而,经络或是类似经络的机理可以作出解释(有待研究)。

——作者注]吴霸山想了想,却是恍然稀奇道,“咦呀!您不说,俺还真不曾注意到这个。望公,俺当年在蜈蚣山时,那可没少打猎。可您说的这些个现象,别说是猩猩、猴子;所有树上跳跃的动物,不论多么急窜,还真就不曾见过有失手坠地的;除非是那些个打斗得不顾死活的。再就是,哪些在林中穿梭的飞鸟,也不曾见过撞到树上。哎,就是叶子也不曾蹭到!”吴霸山颇感兴趣地问道,“这是咋回事呢?”

李时深看了一眼吴霸山,却是简单地说了俩字,“经络!”又进一步说道,“是经络,令它们有如此迅捷的反应。如若只靠皮肉、筋骨、气血等这些看得见或是感觉得到的东西,是不足以产生这种反应的。其实,那些不见筋骨的小虫和水中游物也靠经络反应。如不见筋骨的乌贼,其反应之迅捷,不亚于飞鸟。它们靠的正是那巧妙分布于周身的经络。经络之传递,其速如光电,其发散如雷音。所以,一旦坏堵,必有胀裂之痛[《医养录闻》中有“经络周布全身;其传递如光电,其发散如湿身。唯忌壅蔽紊乱,……”用现在的话说,有些类似于网络拥堵的现象。

——作者注]。故古人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尤其是‘三焦败乱,痛死非常。’”吴霸山听到这,不由地恍然大悟道,“哦~,如此说来,小六子的病应是……”

“啊!大哥,俺咋啦?”吴霸山不及说下去,小六子刚好走了出来。他好奇地问道;吴霸山见着不由地惊喜道,“呀!六子,你起来啦?”他打量着小六子,冲李时深啧啧地赞道,“哎呀!您瞧他,满面红光,真是精气神十足啊!”随即冲小六子招手道,“你还愣着干啥?还不赶紧过来给李望公磕头!”

小六子忙跪地冲李时深谢道:“多谢望公!”说着,磕起头来,李时深忙将他扶起说,“快起来坐了,这会不可激动。来,让我再把把脉。”把过脉后,李时深满意地说道,“很好!再开些调养的药。服过后,应不会再犯了。”他又看着小六子说,“最初,我还挺担心的。生怕调不回来!真要是那样,可就得用上‘滴水长针’啦。”李时深用手比划着说,“有那样长呢,挺吓人的。”

小六子却是坦然与欣慰道:“俺不怕!俺犯病时,死的念头都有,还怕啥痛啊。当时,就恨没有好的办法。”他又冲李时深拱手谢道,“多谢恩公!”

李时深则慈祥地望着他说:“是啊,这话说的实在。人病急了,就恨没有好的办法。说实在的,若是真要用上那滴水长针,我还没有太大的把握呢!因为,那长针得借目窍之隙刺入颅内,直达于‘百会穴’底。更何况,在我医养堂的历世历代中,也仅治过一列。”

李时深再次比划着说:“其针头,形如滴水,上有涵眼。可在刺入过程中滑过血脉(即现化医学的神经与血管),不致有伤。再将存于涵眼中的秘制药液带入颅内。”说着,李时深却是忽发奇想、又颇为遗憾地叹道,“诶,只是咱这望闻问切中的‘望’,尚无法窥透五脏六腑!不然,这等病症也就不难医治了。”

吴霸山也附和着说道:“是啊,若真有此之术,那‘三国’里的华佗也就不会为动曹操的脑壳,而害了自家的性命。”因说到“华佗”,吴霸山便想起了小六子说起过的李时渊,即冲李时深问,“望公,你可认识一个号称‘赛华佗’的人吗?”

李时深一向就憎恶江湖骗子或是借用名人故弄玄虚,骗财害人,因而鄙夷地说道:“啥?赛华佗!”李时深极为不满地叱责道,“啥样的人哪,也敢妄称赛华佗!”又冲他俩叮嘱道,“今日,二位在我这所遇之事,只可与人说治,但切不可与人细说。不然,那些不良郎中,会以此故弄玄虚,再利用一些患者,病急乱投医的心态,谋财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