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李清风智退阴险人(2 / 3)

上毉上兵 显神 4787 字 2017-05-26

些干啥嘛?”见孙子如此神不守舍,李清风即很不高兴地斥责道,“你少啰嗦!老实给我听着;但有闪失,你弟弟可就真没命了。”说着,他挨近了孙儿并如此这般地与他深细说了一番。

然而,李时深一经听罢,竟兴奋地跳了起来,由衷佩服地大声说道:“爷爷,您太厉害啦!”又竖起拇指说,“唔,您是真真的老道!”

“什么?老道!”李清风纠正着说,“这是经验。”可是想了想还是笑道,“嘿嘿!老道,是有些老道。”他笑着拍了一下孙子的头说,“臭小子!快去吧。”

……

却说,黄太医他们一行离开灸里镇后,一直走在队伍后面的黄承罩是越想越气。他望着前面爹爹的座驾,猛一甩鞭打马越过了李和衷的车辆,径直追上了黄太医的马车,跟在车旁,并气恼地说道:“爹,早知这样!还不如在家就把那小子弄死了,省得我这么跑来跑去。”

黄太医闻说,撩开帘子,心平气和地看着儿子说:“你还恼呢?犯不着嘛!这佬儿既然不在乎他孙子的性命,那我就更不在乎啦!可你有想过没有?一旦他那倒霉的孙子被狼吃了,这佬儿今后还能心安吗?他还好意思说啥‘医术仁心’吗?哼!一个连骨肉都可抛弃的人,还说啥‘怀仁厚德’?还有啥资格开医养堂?那时,就算医养堂的人不指责他,镇上的人也会戳着他的脊梁骨骂!这样一来,他还能做得住这医养堂的坐堂掌门吗?他那儿子软弱得很,我再暗中跟官府的说一声,让他们隔三差五地派人到医养堂找找茬,叫他无法开业。嘿嘿,那时我再施上一计,这李和衷自会屈从于我!”说完,黄罘瞒放下窗帘,并得意地道,“依我看哪,咱这趟不白跑,值呀!”

……

次日黄昏,李、黄两家把李时渊送入狼窝沟。沟底散落着许多白骨、毛发以及衣物与鞋底子。黄家人选了棵有狼爪痕的枯树,迅速用几匝绳子把个李时渊给结结实实地绑在了树干上,而依规定,李家人只能在三步外注视着。

谷底很快暗了下来,沟底不时传来阵阵的狼嗥声。只一会,黄家人便把李时渊牢牢地绑在了树杆上,即慌忙命令大家全部退出狼窝沟。黄承罩见李家人磨蹭着迟迟不肯退去,便怒喝道:“这可是‘天审’!按规定,所有人都必须马上离开,否则,即认定他小子有罪。快走!”

李家人无奈地被崔促着退出了狼窝沟,黄家人则是匆匆地跟了出来。两家人又都在出口附近,对峙着扎下营寨。各自堆起干柴、点燃篝火,通宵守候。然而,彼此心情却是极不一样。

月浮云移,山野寂寥;沟底不时传来“嗥嗥”的恶狼声,又似乎夹杂着李时渊的呜咽声。不管是真的狼嗥声或者疑似孩子的哭声,无不时刻撞击着李和衷心田;他一次一次地心碎、悲伤、绝望。其时,李家的哪一个人不都是这样的心境呢!而漫漫长夜中最是难熬的当属李时渊这个孩子啦!

……

终于,次日一早,当太阳升到了三杆的位置,李、黄两家依照约定的时辰,一起向沟底跑去。然而,当大家来到哪棵捆绑李时渊的枯树下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却见树干兀自竖着,不沾有一点血迹,其周围空空,惟有绳子散落周围。这样的场景,对李家人而言,一时还说不上是喜是悲;但对黄家人来说,顿时都懵了。他们彼此傻看着,更有人竟窃窃私语道:“清白就是清的呀!”黄承罩闻说,用力甩了那人一嘴巴,又冲众人咆哮道,“咱都被李清风耍了!”

……

离开了狼窝沟后,黄承罩把一夜的经过与爹爹细说了一遍。黄罘瞒听罢,也颇感费解,但他还是带上人再次来到了医养堂。他先是气势汹汹地指责了李清风一通,继而一口咬定,医养堂违反了天审的规定,是李清风设计放跑了自己的小孙子——李时渊。最终,他蛮横地要求道:“李清风,你必须限期交人!否则,不只是把你李清风告上官府;医养堂也要克日查封!”

李清风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黄太医告到了官府,医养堂势必难以为继,还有可能落得个家破人亡的结局。而且凭他黄太医一手遮天、上下其手的本事,现已被黄家人咬死“违反天审规定”的李清风,就算有机会揭露出药引子的秘密,只怕终归也无济于事。因此,为了避免卷入这种官司,李清风只得答应下黄罘瞒的强横要求,被迫签下了“以唐太宗[唐太宗,即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公元627年至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在位23年,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御赐金字牌匾‘医养堂’,以及用所有的祖传秘制药方为保押的《保押契书》(以下简称:“契书”)。”

该“契书”的大致要义是:

不管是李家还是黄家,但有找到李时渊者,得先行扣下,再送官府(不得私刑)。医养堂须立即将药引秘方一项献给黄罘瞒及其后人。若经证实,李时渊逃离狼窝沟系其家人相助,则御赐“金匾”及祖传的所有秘制药方尽数归黄罘瞒及其后人所有。……

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