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落座,仆人上了茶,一阵客套,石头也初步了解了一下陈芳的发家史,不得不说,还真是有本事的人啊!
陈芳,字国芬,生于1825年,香山梅溪村人。少年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离家到香港、澳门等地学习经商,后来随叔父到夏威夷经商,从商店学徒开始,后自立门户,经营甘蔗种植和制糖业,而成为华侨第一位百万富翁,后来娶了夏威夷国王之妹为妻,被选举担任夏威夷国会议员。
之前都是小打小闹,结果这陈芳却是个嗅觉灵敏商人,南北战争期间,主要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南方切断对北方蔗糖的供应,陈芳抓住这一机会,向美国北部大量倾销蔗糖,获得巨额利润,一下子就暴富了。
听到陈芳开创了“开架售货、自由选购”的销售模式,这不就是后世遍布大街小巷的超市吗?石头呆了,甚至以为他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但随后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要真是重生或者穿越之类的,也不会到不惑之年才创下这点家业。
陈芳借着财力娶了公主,又借此种种政治势力,促使夏威夷王国通过了多项保障华人权益的法案,基于这一点。石头把他划入可以深交的一类。
陈芳开口了:“请问林会长,不知这海外华人互助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能否为我解解惑?”
石头茗了一口茶,思考了一下,还是决定实话实说:“说实话,我们都是被官府卖掉的弃民,这次一次性卖了五百多人,可到了上海上船的时候,已经死了一百多,剩下的大多都有病在身,买主是古巴的一个种植园主,拜尔德是具体策划实施者,好在我们这里面有不少是打过仗的,还有一定的反抗能力,我便出头,凭着这一点威胁,与拜尔德签订协议,改善华人生活。”说着,拿出凯瑟琳协议中文版给陈芳看。
陈芳接过协议,仔细看了一遍,长叹一声道:“朝廷无能,使治下子民受猪狗般蹂躏,可悲可恨!”随即站起身来:“林先生不顾个人安危,为华人争取权益,实在可敬,请受陈某一拜!”石头赶紧扶着他:“陈先生纵横商场,在异国他乡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还推动立法保护华人,比起陈先生,我还是自愧不如啊!”
两人一阵感慨,互相吹捧,重新落座后,陈芳问:“接下来林先生有何打算?不知林某有什么可以帮忙的?”石头回答:“我能帮这一船人,但到了古巴后也改变不了被卖的身份。想我华人流落世界各地十万上百万,做着苦役,水生火热。大丈夫当为生民立命,林某不才,也想为改变海外弃民尽绵薄之力,此去古巴,想着先在经济上立足,团结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华人找到立足之地,但无奈钱财有限,这次拜访也是想着能化缘,还望陈先生看在同根同族的份上,能施以援手!”
话说到这份上,该说的都说了,就看陈芳接不接口。石头说完累了一身汗,这和文化人说起话来太累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