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生动的描写了青楼女子的生活,一经咏出,便受到了众人的好评。
周星星看向了吟诗之人,只见对方年约四十多岁,脸上布满了沧桑之感。一看便是一个有姑事的人。
“敢问先生可是王绩王无功,东臬先生是也?”周星星微笑着说道。
“正是王无功,东皋先生不过是王某自夸之言,当不得真,阁下便是以诗词和美食,声名鹊起的周候爷吧?”对方也笑着说道。
王绩还是第一次和周星星见面,而周星星却一眼就认出了他,王绩的心里面,也是十分的惊讶。
“在无功先生面前,周某岂敢以诗词与先生相比,无功先生的诗词,一向是我辈之楷模,是需要我们学习的榜样。”周星星笑着说道。
此时,台上的表演己经开始了,由于有了王绩的诗词,这位参赛的花魁心中大定,发挥异常,博得了阵阵叫好之声,送花的数量一路攀升,轻松击破了五千朵鲜花,为这一次的复赛增加了很大的变数。
表演结束后,这名参选花魁,冲着王绩盈盈一拜,充满了感激之情。
王绩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中秋之后,他便将致仕回乡,长安恐怕再无多少机会来了,临走之前,来参加一次花魁比赛,留下两首描绘大唐青楼女子的诗作,姑且权当是留给大唐长安城的念想吧。
第五位上场的参赛花魁,是一位出身于江南扬州的佳丽,依然延续了上一位参赛者的好运,王绩欣然再度呤诗一首,赠与这位幸运的青楼姑娘。
南国佳人至,北堂罗荐开。长裙随凤管,促柱送鸾杯。
云光身后荡,雪态掌中回。到愁金谷晚,不怪玉山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