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续佳偶马远明志(2 / 3)

三国之兵锋 梅花起子 4831 字 2017-07-05

辛毗不悦道:“诸公莫要取笑!唐公伟略世所罕及,小女貌陋才浅,岂能高攀?且唐公已有一妻三妾,再娶则定为妾侍,我辛氏虽非望族,但亦诗书传家,若自荐小女为妾侍,异日何颜面对列祖列宗?”

司马徽笑道:“幼安乃戏言耳,佐治不必当真。”

辛毗闻之,暗觉惭愧,遂拱手谓管宁道:“毗关心则乱,幼安勿怪!”

管宁不以为忤,笑道:“宁失口乱言,佐治见谅。”

庞德公大笑,言道:“佐治有所不知,唐公有妻四人不假,然皆为平妻,并无妾侍之说,佐治何不央人入唐公府上说亲?”

话音一落,众人尽皆大笑。

辛毗以为众人皆为顽笑之语,亦大笑,言道:“诸公厚意,毗心领之。然毗此来并非为小女亲事,乃请教诸公周礼之学,望诸公不吝赐教。”

众人客套一番,解析周礼不提。

次日,辛毗正欲再往太学,忽仆从来报,言道司马徽携礼求见。

辛毗闻报,暗觉诧异,忙令请入,叙礼毕,拱手道:“未知德操公光临寒舍,有何吩咐?”

司马徽佯作苦恼之色,言道:“此事老夫实难启齿,然唐公有令,老夫只得厚颜请见,望佐治勿怪!”

辛毗讶然道:“德操公所言何事?唐公有何令谕?还请直言。”

司马徽假意踌躇半晌,苦笑道:“昨日佐治方才回府,唐公便入太学,为其次子马远求师幼安,谈论间,老夫曾言及佐治佳婿难觅之事,诸公皆笑称除唐公外,无人堪配令媛。老夫等本为戏言,不想唐公竟信以为真,谓老夫等道:辛佐治国之干才,孤岂能任其忧心儿女婚事?既诸公言及,孤当以平妻之礼娶之,还请诸公善言之!故而。。。故而老夫厚颜来见,望佐治见谅!”言毕,深施一礼。

辛毗忙上前扶起,搓手顿足道:“若小女不允,如之奈何?”

司马徽亦作焦虑状,言道:“此皆老夫之罪也!然事已至此,何不问询令媛之意?”

辛毗长叹一声,遂令仆从往唤辛宪英。

少时,辛宪英至,见礼司马徽后,问辛毗道:“不知父亲何事见召?”

辛毗见问,喟叹半晌不能答,遂目视司马徽。

司马徽见状,轻咳一声道:“此为佐治家事,老夫岂能置喙?”言毕,竟起身拱手辞去。

辛毗心下大骂,踟蹰良久后,谓辛宪英道:“司马德操特来提亲,未知我儿意下如何?”

辛宪英闻说,暗忖道:“司马徽乃太学山长,竟亲自过府提亲,定为孟起授意!”思及此,芳心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孩儿早已立誓,非文武双全者不嫁,父亲岂不知焉?”

辛毗叹道:“正因此人允文允武,天下无出其右者,且又推拒不得,为父方唤我儿相问。”

辛宪英闻言,心下喜悦,愈发笃定父亲所言之人必为马超,遂出言道:“敢问父亲,何人胆敢出此大言?”

辛毗苦笑道:“此人。。。此人便是唐公!愿以平妻之礼迎亲,我儿意下如何?”

辛宪英心花怒放,却扭捏道:“此事自有父亲做主,孩儿不敢多言。”言毕,竟转身疾步而去。

辛毗张口结舌,讶异不已,忽忆起邺城馆驿,马超治愈其女心疾之事,不由嘀咕道:“莫非于邺城之时,二人便已生情愫?只恐老夫阻挠,故设此计?”念及此,心下大怒道:“果然女生外向,今日方知此言不虚!”恨恨半晌后,又觉好笑,暗自摇摇头,出府直奔太学。

月余后,马超大婚,适逢各州郡主官皆至,自然贺客盈门,热闹非凡。

洞房之内,云雨初歇,马超轻抚娇颜,问道:“邺城邂逅,宪英所言其三究竟为何?”

辛宪英见其仍不忘此事,不由羞喜交加,嗫嚅道:“世人皆言锦马超,昔日妾身见夫君英姿勃发,故而认定。”

马超大笑,心下却一片怅然,盖因其前世其貌不扬之故。

数日后,马超大聚文武,先令众人传阅三省六部之简章,言道:“若有异议,诸公但讲无妨。”

片刻后,众文武议论纷纷,杨阜首先出列,进言道:“此制大妙,阜请行之!”

话音刚落,张既、高柔等皆出言附议。

马超颔首,当即宣读道:“军政、武备二部由孤亲领。”

“加李迪尚书令,封都乡侯,兼领户部尚书。”

“加李开左仆射,封都乡侯,兼领监察院。”

“加杨阜吏部尚书,封都乡侯。”

“加张既大理寺卿,封都乡侯。”

“加法正中书令,封都乡侯,兼领参谋部。”

“加姜叙御史大夫,封都乡侯。”

“加马钧将作大匠,封都亭侯,兼领工部尚书。”